“譚妹,你光下煙桿就能領5000多塊錢?!?/p>
“感謝田社長提供在家門口務工增收的機會!”
9月11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忠堡鎮廟梁子村8組煙農田慶林在集群烤房,看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煙葉,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饒有興趣地與“包攬”下桿活的幫工譚文星聊起了他創辦咸豐廟梁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發展以煙葉產業為主,與鄉親們共同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話題。
田慶林既是該縣勤勞有為的莊稼人,又是主動擔當作為的有心人。他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腳跨出校門,就跟著父母親在煙葉技術員的指導下種煙,學到了一手科學種煙的“好手藝”。
2015年,田慶林種植的80畝烤煙,創下了賣煙收入20多萬元的新紀錄。一天茶余飯后,他坐在白熾燈下,翻開發黃的記事本,掏出手機,點開計算器,在盤算一年收成的時候,竟然盤出了這樣一筆賬,自己種煙不僅賺下了近10萬元,還有10多名留守鄉親在煙田務工1600多天,收入超過了9萬元。
2016年,欣喜中的田慶林,為了盡一己之力,讓鄉親們有更多的務工收入,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創辦了以種植煙葉、蔬菜等農產品為主的咸豐廟梁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然而,他第一年種植的近100畝蔬菜和藥材,都因技術、氣候原因和市場行情影響,沒有賺到錢。
煙技員指導田慶林管理煙葉
“那年,我租地種的烤煙,除了買肥料和付給鄉親們的10多萬塊活路錢等開支外,自己還有10萬多元進‘腰包’!”吃一塹長一智,田慶林心想,種植烤煙,自己掌握了一些種煙“秘籍”,在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有技術員“保姆式”的服務,更何況,煙草部門把智能烤房修建到了“家門口”,看來種煙真是一條少操心,有錢賺,與民同富的生財路,何樂不為。
在隨后的幾年間,田慶林利用合作社租賃的土地,調減的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輪作烤煙,穩定種煙面積,邁開步伐,跟上縣煙草部門推出的施用有機肥、綠肥還田、復墾拋荒地和輪作換茬種植等一系列修復種煙土壤措施節奏,一心在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種植效益上下功夫,積極為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作貢獻,讓煙葉產業在鄉村振興進程中再立新功。
去年,田慶林在煙葉技術員指導下,搶抓季節時令,組織鄉親們進入煙田,認真按照縣煙草部門制定的適用技術,移栽、管理和采烤,地里的優質煙葉長勢長相明顯,采烤出房愛不釋手,畝產值超過了4000元大關。他在慶幸自己又迎來一個稱心如意豐收年的同時,還為近20名鄉親帶來了11萬多元的勞務收入感到欣慰。
田慶林科學種煙實現了自身的價值,為鄉親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在當地傳為佳話。
該村8組輕度殘疾村民王仕凡,與重度殘疾老婆享受黨和政府的關懷,住進了安置房,生活有保障。感恩之余,他為了自食其力,少給政府添麻煩,把2畝地租給田慶林種煙后,便成為了田慶林煙田里的“??汀薄?/p>
田慶林盡量安排一些輕體力活讓他做。他感受到了勞動創造財富的樂趣,每年可以幫田慶林干230多個工,收入近2萬元。
“田社長家下桿活我包了,沒煙下桿的時候,還幫忙編煙,截至昨天為止,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我就從他手里拿走了9600多塊?!毙撵`手巧的2組村民譚文星是個閑不住的莊稼人。為了讓小康日子過得更加滋潤,她利用孩子放暑假的時間,從送孩子念書的寄居縣城回家,拿出絕活,加班加點,以一當三地到田慶林烤煙的地方打“暑假工”。
煙技員查看開展煙葉質量
“田社長租地種煙,不僅盤活了鄉親們的一塊塊閑置土地,還讓不少鄉親有了務工增收的機會,值得在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路徑,發展產業助民增收借鑒!”該村一名干部常常這樣說。
“振興路上‘金葉’香!”
秋風送爽,“金葉”飄香。笑口常開的田慶林將一如既往地穿行在煙田里,忙碌在烤房邊,竭力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續寫新篇,再傳佳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