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在這萬物豐盈的收獲季,福建尤溪坂面鎮蓬萊山下千畝農田已收獲了第一季“金葉子”,第二季水稻也完成栽種,秧苗在微風吹拂下蕩起層層碧浪,在這綠色的“海洋”里經常能看到一個頭帶草帽、身材高瘦,時常露出自信、樸實微笑的農民,他叫林名湖,是一個與金葉結緣20年的翠碧人。
8月29日,林名湖在自家的水稻制種田里忙著人工授粉。曹永紅供圖
勇擔責、樹先鋒,村支委帶頭種煙走“金葉”致富路
林名湖今年49歲,是一個有著31年黨齡的退伍軍人,同時擔任村支委近20年。2004年,他剛擔任上村支委便開始帶頭種煙,至今已是第二十個年頭,是個名副其實的“鐵桿煙農”。
最開始時,林名湖僅種植7畝,在不斷和技術員學習探索后,林名湖掌握了許多技術,煙葉也種得越來越好。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農戶加入煙葉種植隊伍,他說:“種煙有專門的技術員上門指導,服務也很到位,確實是我們農民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有想法、敢探索,“煙葉+制種”帶領村民增收創富
2008年,林名湖開始嘗試煙后稻制種,探索“煙葉+制種”產業增收新模式。從最開始的幾畝開始試種,到現在制種面積已發展到800多畝。在他的帶領下,下川村所有煙農均開展煙稻輪作,周邊幾個村的農戶在他的影響下,也越來越多人加入煙后制種隊伍。
“跟著林名湖制種,制種的收入差不多也有種煙那么多,這可比出門打工好多了。”坂面村煙農陳洪銀笑著說到。
愛學習、樂助人,20年“老”煙農傳授“致富經”
林名湖農業搞得好,是有跡可循的。每次培訓會,他總是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在田間碰到包村技術員也會積極向其學習技術。對于其他人在生產上遇到的問題,不論是否同村,只要打個電話向他請教,他就會將自己種煙及制種技術傾囊相授。
圖為林名湖參加福建省第一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技能競賽獲獎證書。曹永紅供圖
2006年,林名湖被尤溪縣氣象局選聘為人工消雹炮手。消雹作業需提前待命,經常需要值班到半夜,他總是密切關注天氣實況,聽從指揮作業,為全縣煙葉及其他農作物防雹減災作出應有貢獻。2014年,他參加福建省第一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技能競賽,獲得“基層優秀炮手”榮譽稱號。
2020年,通過技術員推薦和煙農選舉,林名湖當選坂面站下川村煙葉生產片區組長。擔任片區組長至今,林名湖積極配合包村技術員工作,指導片區煙農生產技術問題,烘烤期間協調烤房使用。“去年我們家煙葉被洪水淹了,多虧林名湖幫我找到閑置烤房寄烤,不然我家煙葉就爛在田里了。”下川村煙農林名強感激地說。
有耕耘就有收獲,有付出就有回報。從開始種煙至今,林名湖收獲了金色的事業、收獲了美滿的家庭,同時也親身見證了農業快速發展的20年。
在尤溪縣,像林名湖這樣的“金葉”致富人還有很多,他們樂于學習,積極跟進生產新技術新政策,勇于探索實踐“煙葉+N”產業新模式,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帶動周圍的人共同走金葉致富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