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虧煙站指導我采用了‘烤煙+冬牧70’一年兩收作業模式,和去年比同樣是種了50多畝煙,可總收入將要多出不少……”在山東濰坊諸城市賈悅鎮瑯埠村的煙田里,正在組織進行煙葉采收的煙農唐文秀對今年的收成充滿了期待。?
所謂“烤煙+冬牧70”一年兩收就是利用煙葉種植的空閑期多栽種一季冬牧70,將原本一年僅僅種植一季煙葉的作業模式轉變成一年種植一季煙葉外加一季冬牧70,進一步提升土地的復種指數和煙農的生產收入。?
關于“烤煙+冬牧70”一年兩收模式,唐文秀為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每畝冬牧70收獲牧草2.2噸,按300元/噸的市場價計算,除去管理費用,畝均能實現增收600余元。另外,因種植冬牧70進一步改善了煙田土壤、提升了煙葉質量,種煙收入也會比普通煙田高200余元/畝。?
圖為:冬牧70機械化收獲現場
近年來,山東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產業融合作為推進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促進煙農致富增收的突破口,他們把煙葉產業納入賈悅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協調鎮政府站在大農業統籌發展的高度,對烤煙和糧食、中藥材等多元化產業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實現煙葉與糧經作物的“雙促進、雙豐收”。?
“產業的融合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倍增效應,不但穩固了產業,還提升了合作社的綜合收益。”賈悅鎮嶺南頭村聯笙中藥材合作社經理張保余從“村社企”聯營模式中嘗到了甜頭。該合作社2022年集中流轉土地1100余畝,分別種植煙葉500余畝、丹參600余畝,開展煙葉生產的同時,與制藥企業簽訂丹參市場訂單180噸,實現銷售、加工等收入270余萬元。?
圖為:合作社為煙農機械化收獲丹參?
“改變單一種植煙葉的傳統模式,將煙葉與其他作物協調起來,整體布局,科學規劃,讓我的收益更穩了、更高了。”來自嶺南頭村的煙農常見美說。她也是多元產業共同發展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她流轉的140多畝土地中,85畝種了煙葉,55畝種了丹參,兩種作物的長勢都非常好。常見美對今年的收成充滿了希望。?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為達到“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目標,諸城市局(分公司)積極引導煙農利用輪作土地優先種植小麥、谷子、紅薯等糧食類作物,并引入社會農業龍頭企業,由村辦合作社作為經營主體,形成“村社企”聯營模式,在提高商品附加值和市場認可度上下功夫,為煙農提供優良種源和栽培技術,搭建“種、管、銷”一條龍產業體系,構建起煙糧協同、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烤煙+”產業融合發展是推動產業升級、支撐鄉村振興的有力手段,它不僅實現了耕地的有序輪作、高效利用,又為煙區的煙農們培植了新產業、增加了新收入。諸城市局(分公司)將緊緊圍繞“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實現煙農共同富裕”的時代使命,持續升級“煙葉+N”現代煙草農業產業模式,不斷健全“以煙穩糧”協同發展機制,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貢獻煙草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