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隨著滿載煙葉的卡車陸續(xù)進場,湖南新田縣三井煙站又開始了他平凡而忙碌的一天。
巧手翻金葉,細工出精活
煙葉進場,第一步就是分級。這支由三井附近居民組成的分級娘子軍打開了二線工作的大門。成山似的煙葉,比人高的籮筐,源源不斷的煙農(nóng),作為這條工作線的始端,責任要求她們馬不停蹄地繼續(xù)著,她們的工作也似乎變得無窮無盡起來。抖落出雜物,分堆成不同種類,捆捆煙葉變得干凈清晰。作為二線分級小組組長,馮紅梅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煙站每天來來往往人數(shù)眾多,分清不同煙農(nóng)的煙,保障煙葉分級成了她和分級隊員工作的重中之重。“火眼金睛識雜物,眼明手巧挑雜物,頻繁多次去雜物,全心全力除雜物。這就我們分級隊的工作目標?!狈旨夑爢T翻手之間,高效助收煙。
鷹眼辨品質(zhì),抬手定乾坤
“收煙了收煙了!”評級員鄭軍師傅的大嗓門提醒著煙農(nóng)們做好準備開始收購了。寬大的操作臺上推過一筐又一筐煙葉,鄭師傅憑借著二十年的煙葉評級經(jīng)驗,一看一聞一摸,一轉(zhuǎn)一拿一舉,便斷出了這筐煙葉的等級。青雜煙、水分煙逃不過他的法眼,優(yōu)質(zhì)煙也會被他一眼相中,伴著音響的播報,定級進行的井然有序。但長時間的站立讓鄭師傅也有些吃不消,休息時他也成了倉庫外長板凳的???#xff0c;一支煙的空閑時間,他便又精神滿滿投入工作之中。有時他也看著眼前煙葉高歌兩句“昨夜的,昨夜的星辰……”,仿佛是在給自己加油鼓勁。又快收完一戶煙農(nóng)的煙了,鄭師傅也高興地哼起了小調(diào)“今夜星辰今夜星辰,依然閃爍……”
新人注活力,一線添生機
一臺電腦,一把稱,一支筆,這就是司磅員唐慧所堅守的陣地。作為今年的新進員工,她的適應過程顯然沒有那么順利。倉庫里漫天的灰塵和嘈雜的機械聲給了這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不小的震撼,整裝待發(fā)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司磅工作。因為聽不懂地方方言,與煙農(nóng)交流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站里的老同事們會幫著做起“翻譯”,小小年紀的司磅員也迅速和大家打成一片。校秤、司磅、整理各項票據(jù),持續(xù)且繁瑣的工作在日復一日中逐漸熟練,從一開始跟不上師傅的節(jié)奏到現(xiàn)在與師傅完美配合,這個“小妹妹”的成長也被大家看在眼里?!澳睋?jù)收好,這是您的身份證和合同,家里沒賣完的煙下次帶著這些資料再過來賣哦”“好的好的,謝謝你小妹”看著煙農(nóng)滿懷收獲的笑容,她的臉上也多了些輕松與愉快。
俯身揮汗水,雙肩負萬擔
51歲的鄭智才已經(jīng)在這條線上工作七年了,每年一到收煙季,這個一直堅守在三井二線后方的拖煙工人就會披掛上陣。靠著脖頸上掛著的方巾擦干每一次滿頭的汗水,在這倉庫里的小小一方天地,他們帶著每筐煙葉走入他們各自的歸途,也在美好生活的征途上走的愈發(fā)鏗鏘有力。如果說拖煙工人是煙站的微信運動步數(shù)排行榜的榜一大哥,那么打包工人一定是煙站里的超級大力士。綠色的打包桶是他們堅實的武器,推著百斤重的桶,操作著倉庫里唯一的大型機械器具,壓下、打結(jié)、成包、裝車,萬擔煙,包包緊實,扎緊了煙葉,也扎緊了這條工作線高質(zhì)量的尾聲。
夜幕降臨,倉庫漸漸歸為平靜,收煙進程已然接近尾聲,但三井二線的故事還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