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組織全縣種煙村推廣學習“白鶴模式”。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深入貫徹省局(公司)黨組“因村施策、科學規劃、科技引領、產業支撐”的工作思路,認真落實市局(公司)黨組“發揮煙葉產業優勢,深入推進煙葉產業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以促進農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為落腳點,多措并舉助力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探索形成了“1個村黨組織+1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N個專業化服務社(隊)”的生產運作“白鶴模式”,走出了一條“煙葉增效、村民增收、集體增益”的產業發展新路。
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組織全縣種煙村推廣學習“白鶴模式”。
強化組織引領,上下聯動聚合力
2022年,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黨組主動把煙葉融入大農業和鄉村振興統籌謀劃,堅持問題導向,把破解“在哪種、誰來種、怎么種”作為推動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工作重點,要求煙葉各黨支部主動領題實踐。
楊林煙葉黨支部率先實踐,將產業發展如何推動鄉村振興作為支委議事重點,與白鶴洞村黨支部聯學聯建,充分發揮黨支部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組織召開村落夜話30余場次,收集煙葉產業發展建議、意見120余條,確定了“由煙站黨支部和村黨支部聯合牽頭,依托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立專業化服務隊”的工作思路。選派2名優秀煙葉技術員駐村全程指導,全面整合土地、資金、人力、設施等生產資源要素,選拔1名年輕有能力的黨員煙農擔任專業化服務隊負責人,并鼓勵4名黨員代表和9名村民代表帶頭示范;全面整合項目資金,配套建設12座儲煙室、分級廣場和場內運輸軌道等基礎設施;引入縣內多家金融機構,推送適合煙農的金融產品,為8戶煙農發放貸款120萬元,緩解了資金壓力。
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組織全縣種煙村推廣學習“白鶴模式”。
優化服務體系,提升質效增動力
堅持“指導在站、管理在村、技術在社、服務在隊、種植在戶”的經營理念,創新建立“服務超市”,將服務內容商品化、服務方式市場化,推廣“煙農點單-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派單-專業化服務隊接單”模式,提供常規服務的同時,不斷放大輻射效應,精準對接煙農需求,更好提供個性服務。
聚焦專業化,強化隊伍建設。聚焦產業發展全過程,指導村集體合作社成立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共5個專業化服務分隊,實現設備共享、人員共享、技術共享,推動煙葉生產向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發展,幫助煙農減工降本,提高生產效率。2022年,服務隊為8個自然村提供社會化服務1500余次,專業化服務覆蓋率達98%以上,消除新煙農因操作不當等生產技術風險造成的損失約1.5萬元/戶。
聚焦標準化,強化驗收考核。充分征求專業部門及煙農意見后,制定出臺《秭歸縣白鶴洞片區煙葉生產專業化服務實施方案》和各環節專業化服務技術標準、定價機制。每次完成點單服務,均由村委會代表、種植主體代表和煙草站技術人員組織專班,根據煙田地形、服務方式等按照技術標準對專業化服務進行驗收。
聚焦精細化,強化技術指導。大力推廣科學種植,圍繞烤煙種植的不同階段,不定期組織專家、技術人員和種植能手開展技術培訓、現場講解,帶動更多小規模種植煙農接觸新技術、融入新模式,提高煙農田間管理水平。同時,合作社選派技術員全過程參與種植、生產、收購等環節,用技術為烤煙生產保駕護航,推動專業指導落實到片,惠農服務落實到田。
聚焦多元化,強化協同發展。鼓勵煙農因地制宜拓展煙糧菜協同發展“煙+N”模式,豐富與煙田相適應的糧經飼作物種類,通過煙糧輪作、煙后套種等形式,不斷優化煙田耕作制度,實現“四季無閑田”,提高農業生產效益。2022年,共種植小麥500畝、培育蔬菜苗105萬株,收益約10萬元。
深化利益聯結,同頻共振添活力
引導煙農群眾以土地流轉、自有設施設備、勞動力等形式入股,推動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的“村社農一體”利益聯結機制,助力“白鶴展新翅”。
基礎設施共建。為推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將傳統煙葉的零星分散種植模式轉變為集中連片種植模式,推動一家一戶小面積種植向種煙大戶百畝種植集中,改村集中連片種植面積達600畝。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受益煙農讓田讓利、投工投勞,形成行業與政府共建設施、村集體管護、運營、村民受益的新格局,新建烤房83座,育苗工場11座,建成煙區機耕路20余公里。
機械設備共用。創新建立“機械銀行”,統一購置拖拉機5臺、煙葉起壟機8臺、無人植保機1臺、煙葉移栽機6臺,推進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實施“共享機械用具”模式,根據煙葉農事操作所需合理調配,煙農生產用工從16工日/畝減少至12工日/畝,降低勞務費、設備購置費1.4萬元/戶,全生產周期節約成本約5萬元/戶。
盈余分配共享。理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煙葉生產盈余分配制度,對專業化服務隊的收支情況實行統一管理、單獨核算,根據章程除去設備維護與工人報酬,剩余收入按一定比例納入村集體經濟收入,相關情況及時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合法合規經營。
2022年,白鶴洞村落實煙葉生產計劃1135畝,培育百畝煙農12戶、家庭農場5戶、縣級示范農場1戶,煙農戶均直接收入44.43萬元,群眾從事煙葉生產務工收入2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了44.2%。2023年3月31日,全市煙葉合作社建設推進會在白鶴洞村召開。6月1日,白鶴洞村作為宜昌市唯一一個行政村被國家煙草公司納入全國綜合體建設規劃。8月28日,秭歸縣《政府參閱》第7期刊發了“白鶴模式”。
下一步,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將深入總結完善“白鶴模式”,認真組織全縣種煙村推廣學習,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秭歸煙區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