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曲靖富源縣十八連山的田間地頭和烤房內外,煙農們正在搶抓農時,他們把從田里采摘下的鮮煙葉用麻繩綁好,緊接著一捆一捆亮麗的煙葉被運往烤煙房,“烘烤過程要把好‘適當高溫低濕變黃、低溫低濕慢速定色’的原則”,正在一旁進行烘烤指導的是十八連山西沖村委會獨木村小組的烤煙網格員周七位,“大家都知道,今年天氣多雨寡照,如果不掌握好烘烤技巧,很容易出現‘青筋’現象”,周七位耐心和煙農們解釋著。
最近正值烤煙收購關鍵期,周七位在當地煙葉站的安排下,和其他網格員一齊,每天忙為在各塊煙田和烤房之間穿梭,為自己所負責轄區內的煙農種植戶提供及時和詳細的技術指導,在西沖村,煙農之間已經形成了不用言說的默契,烤煙生產過程中如果碰到了什么問題就去找穿“一身紅”的人,紅帽子配紅外套——這是網格員們統一的規范著裝。
網格員正在進行烤煙分級。朱文清 攝
“網格員是我主動爭取當的”,周七位自豪地向我們介紹道,“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個煙農,年初看到煙葉站組建網格員隊伍的時候,我第一個報了名,我希望我能為村里的其他煙農做點什么,畢竟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嘛。”
網格化管理是曲靖市煙草公司富源分公司推出的服務新模式,按照“煙葉站—煙葉收購點—栽煙村組(煙農)”三個網格層級,構建了一個分片包干、全面覆蓋、分級管理、層層履責、網格到底的服務體系,確保服務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情在格中知、問題解決在格中、工作落實在格中”。
“這些網格員從年頭就開始和我們打交道到現在了,整地、移栽等各個生產環節中,如果我們有做得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他們都會及時指正,告訴我們正確的做法”,站在烤房前的煙農為周七位提供的技術指導豎起了大拇指。
“組建一支專業的網格員服務隊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富源縣十八連山煙葉站的技術主任游明東說,網格員們不僅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更重要的是要能熟練掌握煙葉生產全過程的專業知識,十八連山煙葉站為了組建這樣一支隊伍,在人員選拔、課程培訓、過程管理等各個方面都下盡了心思,“我們按照栽煙村組劃分名額,確保每個轄區都至少有一名網格員,定期由我們煙站的技術人員或者邀請老師來為他們開展培訓”,十八連山煙葉站為每位網格員都配備了一本服務手冊,實時記錄指導痕跡和煙農反饋,“周七位來報名加入我們網格員隊伍的時候,我馬上就答應了,他懂生產,在獨木村又比較受農戶們信賴?!?/p>
“烤煙對我家來說是重要的經濟來源,我蓋房子、娶媳婦、娃娃讀書都是靠栽煙,所以我對烤煙有很深的感情”,周七位作為獨木村的老煙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村子里的人像他一樣能通過栽煙來過上更好的生活,“以前我們村栽煙的年輕人很少,因為大部分選擇外出務工,這些人對比了經濟效益后,回來栽煙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我想把我積攢的這些經驗都教給他們,這樣即使是毫無經驗的新手,年底也能有個好收成”,正是在周七位這樣的網格員的幫助下,這些選擇返鄉種煙的煙農越發篤定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烤房前,香氣撲鼻,又是一房烤煙出爐,看著一桿桿烤得金黃的煙葉,煙農們喜笑顏開,增收致富的希望就在眼前,如今,富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通過“網格化模式”提供“保姆式”跟蹤服務,解決煙農后顧之憂,助推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讓烤煙“綠葉”成為煙農口袋里的“金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