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湖南長沙煙農豐收節暨糧煙雙優品牌推介活動在瀏陽市沙市鎮秧田村耕讀文化館舉行。活動以“金葉田里藏希望”為主題,展現了長沙煙區以煙葉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以煙稻輪作落實行業“以煙穩糧、以煙促糧”工作要求的生動實踐。
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煙葉發展事關行業基礎。對湖南煙草商業而言,圍繞因地制宜處理好“三個關系”、牢牢守住“兩條底線”構建現代煙草農業產業體系,既是為“端牢飯碗”貢獻力量的使命所在,也是做好優質原料保障的職責所系。近年來,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動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充分發揮行業體制、技術和資金等優勢,統籌設施資源利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實施煙田共建、設施共享、主體共培、技術共構、產業共融“五共”舉措,為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積極貢獻力量。
在這一過程中,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充分發揮煙稻輪作種植制度優勢,圍繞堅決打牢煙稻復種連作基本盤,將構建“煙田即糧田、煙農穩糧農、煙業促稻業”發展格局作為實現“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關鍵一招。
為更好推進糧煙協同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長沙市局(公司)聚焦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堅持規劃引領,科技先行,推進全產業鏈專業服務。他們結合瀏陽、寧鄉煙區實際及特色,優化基本煙田內煙糧經產業規劃布局,構建了“煙葉+優質稻+N”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在此基礎上,長沙市局(公司)與湖南省農科院、省氣象局一道,積極開展煙后優質稻新品種研發,篩選熟期短、產量高、米質好的晚稻或優質早稻品種翻秋做煙后稻,在確保煙葉質量和晚稻產量及品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做好煙稻茬口銜接,滿足農作物生長對節氣的要求。
此外,長沙市局(公司)積極開展技術培訓、網絡直播等活動,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向煙農傳授煙稻種植技術,真正將良種、良法、良技落地。同時,依托煙農專業合作社、煙葉家庭農場,充分發揮植煙機械助力大農業生產、煙基設施服務糧食生產的作用,推動育苗大棚、烤房等煙葉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解決了種糧大戶的中晚稻育秧、稻谷烘干、稻谷存儲等難題。
墾良田千頃,可收粟萬斛。
在瀏陽煙區,當地煙草部門主動發揮煙草專業化服務優勢,指導有條件的煙農專業合作社、煙葉家庭農場,探索開展煙后稻的“耕、育、種、管、收”托管式服務,培育糧煙產業經理人,增強專業化服務能力,拓展全產業鏈服務。村民們先種一季煙葉、再種一季水稻,不僅守牢了“米袋子”、充盈了“錢袋子”、穩固了“金葉子”,也有效改善了土壤生態,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到了實處,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
與此同時,瀏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兩煙”生產經營工作。圍繞加快推動糧煙雙優復合產業帶示范村、煙葉產業綜合體試點村建設,瀏陽市烤煙生產指導中心指派13名黨員干部為“黨建+糧煙雙優”鄉村振興特派員,指導聯系10個烤煙基地村,協助開展煙田機耕服務、煙葉分級服務及合作社勞務用工等工作,集中解決當地煙農“急難愁盼”問題。
“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下一步,長沙煙草將依托煙區特色農業資源,完善煙農增收產業產、供、銷鏈條,著力培育自有多元品牌,推進非煙產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高煙農增收產業綜合效益,構建種糧保安全、種煙穩收益、多元促增收的發展機制,千方百計拓寬煙農增收致富渠道。” 長沙市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王昆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