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煙葉收購季,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錨定“保質量、保市場、保信譽、保品牌”目標要求,大力推行“站外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模式,自主開發智能化交售煙葉系統,實現一“碼”賦能烤煙收購數字化轉型。
新模式提升收購效率
不同于往年的人聲鼎沸、熙熙攘攘,今年的煙葉收購點,只聞滿倉金葉飄香,不見人來人往。
石林縣局(分公司)在進一步規范預約交售等流程的基礎上,扎實推廣“站外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新模式,全縣共設立31個站外專業化分級點,實現了種煙村組全覆蓋,并對人員配備、交煙流程進行了統一,完成1310名專業化分級人員選聘和培訓。他們開展集中統一運輸煙葉,針對到分級點交售煙葉距離超過5公里的煙農,統一由合作社進行煙葉運輸,實現從煙農家中到分級點再到收購點的全程專業化運輸,有效縮短了煙葉交售時間,在促進煙葉交售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我們只需要把煙葉交到村里的集中分級點,每家都是單獨成筐,上面還有二維碼貼著,由合作社集中組織車輛運輸到煙點。有代表替我們交煙,我們很放心。”石林街道煙農徐志偉對新模式很滿意。
“智”管理讓收購更安心
釋放數據價值,煙農才能更輕松。
在石林街道煙農徐志偉眼里,“新”變革是小小的“二維碼”,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他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家煙葉的初定等級和重量,放心把煙交給煙農代表進行交售。
今年煙葉收購啟動前,石林縣局(分公司)自主開發煙農代表交售煙葉智管系統,探索建立煙農煙葉交售數字化標準。
10月7日,圭山煙站海邑煙點工作人員正在對分級后的煙進行復驗。李蕾攝
在分級點,由分級人員采用手持智能終端采集煙農基礎信息、入戶預約信息、專業化分級信息,打印二維碼粘貼在分級框上,通過二維碼跟蹤煙葉流向,實現煙葉交售全流程可追溯;在收購點,采用掃碼槍批量提取煙筐上二維碼的數據進行比對,由定級員驗證每框煙葉等級和重量,隨后將本次交售煙葉信息自動推送到“云南煙草煙葉運行管理平臺”完成過磅交售。
如何讓煙農交售“放心煙、舒心煙”?
在石林縣局(分公司)的大廳,工作人員通過遠程監控平臺多角度、全方位實時查看全縣31個分級點和13個煙點的收購情況,發現異常情況進行實時提醒及遠程調度,實現對煙葉分級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
“陽光收購”要常態化,日常監管同樣要跟得上。為營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環境,石林縣局(分公司)要求各收購站點將煙葉交售和履約情況在公示欄進行公示,設立意見投訴箱、公開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監督;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質檢、專業化分級、中后期管理及烘烤、綜合督查、紀檢監察5個工作組,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收購過程中,他們多次組織召開煙葉收購工作推進會,全面壓實工作責任,督促“陽光收購”落實落地。
“把煙葉交給代表幫忙交,就是我們對‘陽光收購’模式的信任,也是我們對來年烤煙生產的信心。”西街口鎮綠水塘村煙農畢華笑著說。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加快推動煙葉生產、收購、調撥全過程數字化,實現各環節信息實時自動推送,讓煙農坐在家中就能看到煙田、烘烤、分級和收購畫面,讓煙農種煙更輕松。”石林縣局(分公司)負責人表示。
10月9日,LED大屏顯示監控畫面。包銳倩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