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時節,沿著如絲如帶的煙基路,走進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區大保哨烤煙種植基地,連片烤煙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煙農們穿梭在山間的烤煙地里,忙碌著采摘煙葉,一片片綠色的烤煙葉迎風搖曳,呈現出一片豐收繁忙的景象。
在最后一片還未采收的煙田上空,一臺植保無人機來來回回穿梭,這是宗榮烤煙專業合作社針對當前田間長勢和病害發生規律,正利用植保無人機對煙田進行專業化統防統治。
科技注入煙葉產業,植保無人機“飛”到田間地頭當好“植保員”, 這只是攀枝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推進煙葉種植農機農藝融合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攀枝花二半山區“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的現實問題尤為突出。為此,攀枝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錨定輕便實用、作業高效的發展方向,既考慮農藝的匹配度、作業的高效率,又兼顧地形的廣適性、田間的通過性,不斷加大輕型、高效、安全、適用農機農藝縱深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
大型機械穿梭在煙田間整理土地
近年來,攀枝花市局(公司)認真落實行業《推動農機農藝融合三年行動方案》的工作要求,堅持農機與農藝相融合,精準發力,主動作為,加快煙葉種植關鍵環節農機裝備的研發、引進和推廣,不斷提升煙葉生產機械化作業水平,促進煙農持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自主研發——解決農機裝備“水土不服”
“今年種煙輕松多了!原來需要干15天的活,現在一個星期就能干完,真的是省時省力、省心省錢!”望著自家80畝煙田,攀枝花仁和區辣子哨村煙農趙俊喜上眉梢。
針對農機適應農藝難度大、農藝適應農機探索少的瓶頸,攀枝花市局(公司)圍繞農機農藝融合開展技術改革,通過將覆膜鋪管一體機、移栽器等農機具與“先膜后煙”技術深度融合,對烤煙移栽流程進行再造,實行“整地—起壟—覆膜鋪管—栽煙—滴水”五步栽煙法,并將烤煙移栽9道工序融為一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了切實提升丘陵山地地區煙葉生產機械化水平,早在2018年,攀枝花市局(公司)向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申報了《烤煙種植輕簡農機工具研發與應用》項目。研發的輕簡農機具共包括12種機型,覆蓋烤煙生產移栽、施肥、綠色防控、植保等9個重點環節。今年,這些經過改良的起壟機、打窩器、移栽器、覆膜器等農機具已經運用到攀枝花的煙葉生產中。
趙俊喜算了一筆賬:“往年種植40畝煙葉從起壟開始就需要請人幫忙,至少需要6000多元的人工費,今年使用農機具后,節省了大約一半的人工費。”
趙俊喜不是個例。在今年的煙葉移栽工作中,攀枝花市局(公司)大力推廣機械化作業,免費向煙農提供打塘機120臺、移栽器400個,并指導煙農如何使用這些農機具。這些輕簡農機具可使每畝用工減少2~3個,節約勞動成本400元/畝,為促進煙農增收鋪設了一條“輕簡”的致富之路。
以機適藝——因地制宜提高機械適配度
煙葉生產環節多、技術要求高、勞動強度大、農時作業緊湊,為降低煙農生產成本,提高煙農種煙效益,攀枝花市局(公司)堅持以推進全程機械化為抓手,圍繞操作簡單、省工省力、使用高效等要求,奏好全程機械化“大合唱”,探索出一條符合該區實際的烤煙機械化推廣道路。
煙地翻犁是實現煙葉優質高產的一項關鍵生產措施,今年的春分時節,鹽邊縣格薩拉鄉彝族煙農阿爾木古的煙田深翻相比往年輕松了許多。看著一臺臺大“鐵牛”伴著隆隆的轟鳴聲來回穿梭于煙田中,一行行一排排深翻過的土塊仿佛整齊的魚鱗鑲嵌在田間,阿爾木古笑得合不攏嘴:“機械翻犁就是好,省時省力省心,深翻質量巴適得很。”
格薩拉鄉是今年攀枝花開辟的烤煙種植新區。開發之初,這里的機械化程度不高,煙農為了趕節令,有時不眠不休地勞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種植主體生產成本。
今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鹽邊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有效整合地勢平坦的撂荒土地資源3600畝。為減少煙農勞動強度,實現輕松種煙,縣煙草公司牽頭,盤活合作社農機174臺,種植主體自行改造農機并推廣使用5臺。
“以前種煙用工多,有時候要提前一個多星期找工。現在種煙比以前好多了,從備耕到采烤,都能實現機械化操作,機器翻地又快又好,省時省力省心,翻地質量還很高。”煙農陳昌華說。
為更好地推廣機械化生產,今年2月,鹽邊分公司組織種植大戶代表集中學習全程機械化操作。據介紹,小型起壟機一次起一廂,高度在15厘米,而大型起壟機一次可以起二廂。在新區整地環節,大型農機的普及使用達到95%以上,對比人工,機械化作業畝均投入可節約70余元,經濟收益增加了,煙農對于機械化作業熱情也更加高漲。
一系列機械的應用推廣,帶動全市煙地整理、起壟、揭膜培土的機械化程度達到80%以上。特別是在仁和區全程機械化試點中,機械化作業已涵蓋煙葉生產整地、起壟、打塘、蓋膜、移栽、施肥、揭膜培土、植保等主要用工環節,從整地理廂到田管階段畝均用工降低到4.05個,較傳統模式節約用工一半以上。
以服促融——“數智化”助力種煙機械化
煙農使用自主研發的“山地覆膜滴管一體機”進行移栽
“叮,您的訂單已被接單。” 仁和區啊喇鄉啊喇村煙農楊春玉通過手機小程序下單,預訂無人機到自家煙田開展植保服務,手機立馬收到已被接單的提示。隨后,無人機如約而至,1小時就為張澤家的28畝煙田打完農藥。
在楊春玉看來,無人機植保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今年與往年最大的不同,他的手機里出現了一款小程序“金沙香韻”。只見他手指輕觸屏幕,手機上便出現了“農機租賃、烤房租賃、勞動服務、技術咨詢”的菜單選項。
“金沙香韻”小程序,是攀枝花煙草引進的一款精準服務煙農的手機小程序,它將土地、勞動、農機、烘烤、技術等生產資料整合一體,為供需雙方提供免費的信息中介服務。
煙農們形象地把“金沙煙韻”比作煙草版的“58同城”。煙農、村集體、合作社、出租方、受雇者等參與方可在線上發布信息,也可線上完成簽約,改變了傳統的“人找人、人托人”模式,解決了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請工難、請工貴,缺煙田、缺設備、缺技術等問題,基本現實了輕松種煙。
“以前租借農機比較麻煩,現在通過手機就能辦到,價格還比較實惠,種煙感覺一下子輕松多了。”楊春玉高興地說。
眼下,楊春玉已完成第二炕次煙葉采烤工作。他表示,通過“金沙煙韻”小程序,畝均用工數量較往年節約了3個、節約17%,畝均投入成本較往年節約了510元、節約25%。
近年來,攀枝花市局(公司)充分發揮規模化種植優勢,聚焦“以服促融”,加大煙草農業適用機械推廣力度,以“互聯網+”為工具,依托“金沙香韻”煙農服務APP,實現需求申報、線上派單、維護保養、操作培訓等“一站式”服務,打通供需信息堵點,機械化服務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以服務規模化、專業化、數智化促進煙葉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進程。
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機縱橫馳騁,煙農辛勤耕耘,依托農機農藝加速融合,一幅煙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在攀枝花徐徐展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