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港鎮白鷺村
1月3日,新年伊始,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為全市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藍圖。
作為湖南瀏陽傳統特色產業,煙葉產業基礎雄厚、優勢突出。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突出煙葉生產“提質量優結構”,突出兩煙工作“促發展爭貢獻”,瀏陽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大進步,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硬核”答卷。
數據是最直觀的印證——2023年,瀏陽市煙葉產業鏈實現總產值37億元,并獲評2023年“湖南省煙葉工作優秀單位”。煙葉產業串聯成珠、集鏈成群,已形成了集科研、種植、倉儲、片煙處理、銷售等于一體的煙葉產業鏈條,為瀏陽縣域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日,瀏陽高質量完成6萬畝烤煙育苗播種工作,全市56個育苗大棚共計播種51萬盤,為2024年煙葉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聚焦產業融合,多元助推鄉村振興
深冬,走進永安鎮永和煙葉育苗場,一排排育苗盤整齊地漂浮在水中,綠油油的煙苗正拔節生長。不遠處,大片大片的煙田已經翻耕起壟,綿延千畝。
“這可是煙農們的致富葉。”永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干部尋德才拿起“小鑷子”,輕輕將過大、過小、過密的煙苗間去,確保煙苗生長均勻一致。他告訴記者,今年煙苗長勢喜人,成苗率達到了95.5%。
作為典型的傳統農業村,永安鎮永和村有著二十多年的種煙歷史。近年來,通過大力推廣煙葉種植,有效促進了農戶穩定增收和鄉村振興。2020年,永和村入選長沙市鄉村振興示范村。
“近幾年來,我們創新管理模式,以金永合作社等專業合作社作為專業化服務主體,實現了煙農、合作社等多方共贏。”尋德才說,2023年,永和村共發展煙農120戶,種植煙葉3680畝,收購煙葉8800擔,產值超1700萬元。如今,煙葉已經成為了永和村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不只是永和村,在瀏陽,包括沙市鎮秧田村、張坊鎮人溪村等在內的許多村依托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種植烤煙、打造煙葉文化屋場等,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煙農富、煙區美、產業興。
在擴大煙葉種植面積、發揮煙葉主業優勢的同時,瀏陽堅持“以產業促發展、以發展促振興”的工作思路,推進糧煙協同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多元產業,推動“煙葉+”多元產業發展。
通過推行“煙田共建、設施共享、主體共育、技術共構、產業共融”的糧煙協同發展模式,高質量打造了沙市鎮中洲村國家級產業綜合體1個,積極試點古港鎮白鷺村、永安鎮永和村等兩個“糧煙雙優復合產業示范村”,穩固淳口鎮南沖村“千畝優質煙葉+千畝優質水稻”雙優基地規模,輻射帶動10個糧煙雙優千畝村,形成“金葉子”與“米袋子”協同發展。
同時,市煙葉產業發展中心將黨建與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出臺《開展“黨建+糧煙雙優”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方案》,選派“黨建+糧煙雙優”鄉村振興特派員10名,協助煙葉基地村開展煙葉生產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底,結對幫扶的種煙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現代化轉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在瀏陽,“綠色”成為了煙葉產業的發展底色。
編桿、烘烤、分級、打包……每到煙葉豐收時節,官渡鎮煙葉工場便是一派繁忙景象。
煙葉產業是官渡鎮的特色產業之一。2022年5月,為了促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煙葉品質,官渡鎮啟動煙葉工場建設。3個月后,50座烤煙房在兵和村拔地而起。
“烘烤是個技術活,溫度、烘烤的時長、含水量等都會影響到煙葉的質量。”官渡鎮農業農村辦負責人陳揚表示,與分散式作坊作業相比,集中烘烤更加規范化、專業化,便于管理調配。
更為重要的是,集中烘烤實現了綠色化生產。
“我們使用的烘烤原料是生物顆粒。”陳揚介紹,這樣生產出的煙葉“生態、優質、安全”。
為了推動煙葉產業綠色發展,2023年,瀏陽共新建改造生物質烤房933座,大力推進煙葉清潔烘烤;投入資金28萬元,設置了41個煙田廢舊地膜臨時集中點,回收再利用廢舊地膜1560余噸,回收率100%,全面治理烤煙面源污染。
與此同時,深入推廣生物防蟲技術和病毒制劑技術,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率達100%,減少了化學藥劑的使用,促進了煙葉產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烤房內,煙葉烘烤踐行綠色、生態理念;煙田里,翻耕機、起壟機等替代人工作業,無人機在空中精準植保作業,盡顯“智能化”。
近年來,瀏陽不斷提高煙葉生產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水平,在煙區形成了連片集約優勢產能格局、輕簡作業高效生產格局、生產與服務主體共同發展格局的特色產業。
開展土地整治,實施高標準煙田建設;持續完善煙葉生產設施設備,加快推進煙基設施轉型升級;加大高效植保機械、無人機等農機推廣應用,通過農藝標準化帶動作業機械化……聚焦產業現代化,瀏陽走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煙區農業農村現代化新路子。
2023年,瀏陽共種植烤煙6.4萬畝,收購煙葉18.4萬擔,較去年增收3.2萬擔;煙農總收入3.68億元,戶均收入24.9萬元;完成地方煙葉稅6982萬元,收購總量、質量、均價、煙葉稅、煙農增收等指標均創近年來歷史新高,穩居全省前三。
不僅產量高,煙葉質量也更優。2023年,瀏陽收購上等煙葉14.6萬擔,占全部煙葉的79.77%,同比增加3.8%。繼G80品種成為湖南中煙高端品牌重要原料后,2023年永安云煙87品種B2F進入云南中煙高端卷煙配方,官渡湘煙7號進入云南中煙”玉溪”品牌,瀏陽煙葉優質原料供給能力持續提升。
提升服務質效,加強人才培育
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支持。2023年6月,瀏陽出臺了《瀏陽市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錨定“打造產業鏈規模全省第一,爭當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樣板”的總目標,吹響了瀏陽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號角。2023年8月,經長沙市委編辦正式批復,瀏陽市烤煙生產指導中心更名為瀏陽市煙葉產業發展中心,增設產業服務部,進一步為瀏陽煙葉產業發展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
產業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工作部署,2023年,市煙葉產業發展中心積極推進實施金葉人才計劃,加強鄉村振興煙葉產業人才隊伍建設。
“現在的政策真好,不僅經常有專家輔導我們種煙葉,我們自己也能參加培訓班,提高生產技術,煙葉烘烤質量越來越好。”從瀏陽市農民烤師培訓班“充電”歸來的煙農唐國良深有感觸。
為了加強煙葉人才培育,2023年,市煙葉產業發展中心創新推出“線上直播+線下培訓”教學培訓新模式,線上打造了“金葉講堂·智匯瀏煙”品牌直播課堂,累計開播26期,近4萬人次觀看。線下則開展技能培訓220余場次,組織煙葉栽培(農民)技術員從業資格培訓與考試,著力培育了一批有理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煙葉生產技術人才。
此外,市煙葉產業發展中心還組織成立市鄉村振興烤煙產業人才聯盟,建立煙葉產業人才庫,打造激發烤煙產業人才活力的“金葉人才之家”,出臺煙葉產業人才六大舉措,推進實施“六大人才激勵政策”,產業人才隊伍迸發強勁動力。
2023年10月,瀏陽主辦首屆長沙市煙農豐收節暨糧煙雙優品牌推介活動,不僅展現了煙葉產業助力長沙鄉村振興的豐收圖景,還表彰了一批對瀏陽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煙農,進一步提升了煙葉人才的職業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為解決煙農發展實際難題,市煙葉產業發展中心還組織開展了“行走萬(擔)鄉千(畝)村,夜話糧煙增收”、金融下鄉助煙等活動,2023年以來協助煙農融資貸款7000余萬元。
瀏陽市煙葉產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宋國輝表示,2024年將以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基調,筑牢產業發展基礎,推進產業發展轉型,深入實施“質量提升年”行動,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繪就中國式現代化的瀏陽新圖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