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各生產環節機械化作業率,實現煙農減工降本,湖北竹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圍繞農機農藝融合相關工作要求,以“提量,增型,創新”為工作思路,持續推進農機各環節機械選型論證各項工作,不斷提升本土宜機化水平,推動煙葉生產降本增效。
農機降本,提高數量是關鍵。近年來,圍繞省、市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相關工作要求,竹山縣局(營銷部)苦練農機數量“內功”,積極爭取行業和地方政府支持,聯系農機廠家為煙農“牽線搭橋”,按照行業補貼一點、合作社購置一點、政府扶持一點的思路,堅持遵循“價格優、用得上、管護好”的原則配置,組織煙農購進了大型拖拉機16臺,小白龍起壟機322臺,覆膜機29臺,移栽打孔器605臺,電動噴霧器33臺,改造起壟機411臺,為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5月11日,竹山縣局(營銷部)在擂鼓鎮開展農機農藝融合驗證現場會,對河南許昌農機公司田管機械以及煙農自購農機進行現場驗證,驗證農機包括田間除草機、中耕機、車載電動打藥機等共7種類型農機,現場驗證效果較好,獲得煙農肯定。機械化所行,現代化所向。竹山縣搶抓機械化轉型機遇,立足煙區實際,加快適用、好用中小型機械的選型,加強與農機生產企業的合作攻關、合作研制,賽馬選型,從簡易好用的育苗“播種神器”到小改小革成果“移栽打孔器”,從單一功能起壟機到單壟旋耕起壟覆膜一體機,從智慧云端“植保無人機”到殘留地膜“回收器”,竹煙人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依靠創新驅動讓“動力變革”在希望的田野上激情演繹的實踐之路。
近年來,隨著農藝農機融合工作不斷走實走深,竹山縣煙葉生產機械化作業比例逐年增加,但山地煙區特有的地形復雜,田塊形狀不規則、農田土壤粘性重等現狀,讓不少農業機械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除了與農機生產企業的合作攻關、合作研制,賽馬選型外,竹山縣局(營銷部)還充分發揮自有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創新改造現有機械設備,進一步提升機械化作業的適配度,著力解決農藝與農機脫節問題。大力開展技術創新,鼓勵各片區技術員和煙農通過小改小創,解決農機應用中的細小問題。
機器轟鳴,是新時代的樂章;煙農歡笑,是新征程的圖景。在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戰略引領下,竹煙人將精準“落筆”,用責任和擔當寫好農機農藝“雙融合”這篇關乎產業減工降本、煙農增收致富的“大文章”,讓煙葉產業以更強、更優、更好的姿態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新的生機和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