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湖北恩施,時晴時雨。雨時,山間云霧繚繞;晴時,滿目青翠欲滴。山坡上、谷地中,綠油油的煙田,生機盎然。
恩施位于湖北西部山區,六七月是煙葉蟲害高發期,這里的煙株卻健碩喜人,葉片鮮嫩完整,全然不見蟲蛀痕跡。
湖北省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高級農藝師夏鵬亮博士介紹說,為防治煙葉病蟲害,他們采取“以蟲治蟲”立體防控技術,既減少農藥使用,又讓煙農節約生產成本,實現降碳目標。
在宣恩縣煙蚜繭蜂繁育中心,培育煙蚜繭蜂的煙葉片背面,2毫米大小、被煙蚜繭蜂寄生生長的蚜蟲外殼密集分布。
圖為宣恩縣煙蚜繭蜂繁育中心繁育煙芽繭蜂的煙葉。新華網劉曉麗攝
夏鵬亮博士說,蚜繭蜂是蚜蟲的寄生蜂,將卵產于蚜蟲體內,通過寄生的方式殺死蚜蟲。去年,恩施州推廣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90萬畝,其中大農業推廣面積55萬畝,煙田全域推廣,面積近35萬畝。
異色瓢蟲也是一種重要的捕食性天敵昆蟲,能捕食蚜蟲、葉螨、介殼蟲等。“用人工飼料飼養異色瓢蟲使其大量繁育,是大規模推廣的先決條件。”夏鵬亮博士說,他從2012年開始參與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異色瓢蟲的人工飼養和田間釋放技術研究》項目。十余年來,項目相關研究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授權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并逐漸應用在煙葉生產和大農業生產中。
去年,恩施州異色瓢蟲防治蚜蟲技術推廣面積18萬畝,其中煙草10萬畝,大農業8萬畝,煙區防治蚜蟲實現化學農藥“零采購”“零施用”。
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先開遠說:“農業生產多個環節都會產生碳排放,為落實‘雙碳’目標,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從育苗、大田生產以及烘烤環節著力,‘以蟲治蟲’就是恩施煙草綠色循環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位于宣恩縣椒園鎮鑼圈巖村的煙葉烘烤工廠,47歲的種植戶楊大姐先將剛采摘的煙葉鮮葉上到鋸齒形煙夾,再掛到烤房里烘烤。
圖為煙農將煙葉上夾準備烘烤。新華網劉曉麗攝
烤房背面是一個綠色漏斗形裝置。烘烤工廠工作人員介紹,漏斗形狀的裝置是燃料入口,旁邊碼放的是以秸稈、玉米芯、廢棄木料等自然作物為原材料制作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烤房可實現智能烘烤,不同烘烤階段設定不同溫度,推入相應數量的燃料、設置好時間即可,無需人工全程照看。
圖為烘烤工廠整齊碼放的生物質顆粒燃料。新華網劉曉麗攝
“恩施全州去年新增生物質燃燒機1384臺,相較傳統用煤碳烘烤,使用生物質顆粒可有效降碳減排。目前,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還在宣恩縣、利川市進行新能源電能密集烤房試驗,這種烤房將實現零碳排放。”先開遠說。
圖為恩施州鶴峰縣中營鎮的連片煙田。新華網發 羅漫攝
鶴峰縣中營鎮是種煙大鎮,成片煙田郁郁蔥蔥。
在鶴峰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中營煙草站,兩種特別的肥料引起了眾人注意。用手捻起黑色細渣狀的肥料輕嗅,并無明顯氣味,另外一種塊狀肥則有淡淡發酵氣味。
鶴峰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質量總檢喻振洪介紹,它們都是有機肥,用秸稈、農副產品加工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禽畜糞便等作為原材料制成,能夠改善土壤環境,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
據悉,在土壤保育上,恩施煙區近年來堅持種植綠肥和增施有機肥。去年,全州油菜、小麥、光葉紫花苕子等推廣使用綠肥10萬畝,烤煙100%推廣生物有機肥。
先開遠說:“嚴格控制氮肥用量,適當降低磷鉀用量,用有機肥替代化學肥料,去年恩施煙區實現‘減肥’10%-15%目標。”
近70%森林覆蓋率,34.98萬畝煙葉種植面積,綠色是恩施發展農業的底色。“我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和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合作,將他們在農業領域所做的碳排放相關研究成果借鑒應用到煙草領域,從土壤保育、煙區減肥減藥、解決白色污染,以及智能烘烤等各個環節減碳降排。這些成果應用于大農業領域后,減碳降碳成效明顯,有較大應用空間。”先開遠說。
“以蟲治蟲”防控病蟲害,生物菌劑替代化學農藥,有機肥替代無機肥,生物質烤房、電烤房替代煤炭烘烤……近年來,作為我國優質煙葉重點產區,湖北省恩施州探索在煙葉生產全過程推廣綠色循環、減污降碳措施,讓農業生產綠色更“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