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走進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的廣袤煙田,郁郁蔥蔥的煙葉在微風中搖曳,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眼下正值烤煙采摘烘烤的關鍵時期,煙農們在田間地頭和烤房之間穿梭忙碌,處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廣南縣珠琳鎮新寨村拉依種植連片區烤煙長勢。
在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今年全縣共種植烤煙5.8萬畝,分布在15個鄉(鎮)、63個村委會共涉及1252戶煙農,烤煙采烤工作于6月底陸續開始,目前已在全縣范圍內全面鋪開。為了確保烤煙的產量和質量,廣南縣從煙區規劃、煙田整地、集中移栽、田間管理和成熟采烤環節就下足了功夫。
在烤煙種植全過程,煙草部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煙農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從年初的地塊選擇、煙苗培育到中期的煙田整地、集中移栽、精準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再到后期的打頂抹杈、適時采摘,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標準化技術進行操作。同時,通過適時召開煙農開展技術培訓、發放學習資料等方式,不斷提高煙農的科學種植和管理水平。
電烤房技術人員向烤房管理員介紹操作流程。
在五珠鄉石盆村大西吉烤煙種植連片區,煙農王云來正專心致志地將剛采摘好的煙葉進行堆碼裝車,放眼望去有八九個采摘工人正井然有序地忙著在煙地里采摘、打捆、搬運,煙農們忙碌的身影,在田間地頭若隱若現。
“今年雨水給力,煙葉長勢較好,高等級煙葉比例有所增長,畝產值應該提高不少。”看著田間長勢整齊的烤煙王云來高興地說。采摘下來的煙葉需及時運往烤房進行編竿烘烤,隨著烘烤季的到來,廣南縣近三千座烤房經全面檢修,將陸續投入到烘烤作業。
得益于電能烤房煙葉專業化烘烤服務試點建設,自2023年以來,廣南縣先后規劃建設電能烤房490座,以其高效、節能、環保的特點,為煙葉烘烤帶來了全新的變革,擺脫了長久以來煙葉烘烤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有效降低了煙葉烘烤的人力、物力和勞動強度,增加了煙農收益,深受煙農青睞。
在蓮城鎮平山村楊家地電能烤房煙葉專業化烘烤服務試點,工人們一邊談笑一邊忙著手中的活計,有分類鮮煙葉的、有編竿的、有入爐的,顯得井然有序。烘烤管理員錢初奔走于烤房之間,一邊仔細地從觀察窗查看煙葉烘烤情況,一邊向煙農傳授對煙葉溫度和濕度的把控技巧。
“聽同村老鄉說,電能烤房的烘烤效益好、操作便捷,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放在田間管理上,我嘗試烤了一爐,效果很可以,不僅可以減工降本,烤出來的煙葉品質也比較好。”種煙大戶駱獎樂呵呵地說道。
在體驗過后,駱獎深知電能烤房的效益與便利,決定今年種植的60余畝烤煙全部采用電能烤房進行烘烤,科學高效的田間管理,加上良好的天氣,他對今年的收成信心十足。
在不遠處的另一個烤房群,煙農鄭維波正忙著將今年的第一爐已經烘烤好的煙葉出爐,經過一周時間的烘烤,一竿竿金黃色的煙葉在烤煙房中懸掛,散發出濃郁的醇香。
今年42歲的鄭維波種植烤煙已經15年了,對他來說,烤煙就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去年,他家種植了32畝烤煙,毛收入達到了16.79萬元,收入還是比較理想的,所以,今年他把流轉的42畝土地全部用于發展烤煙種植,擴大了種植規模,希望能獲得更好的收成。
在各個烘烤點,煙農們正有條不紊地將采摘下來的鮮煙葉分類、編桿、裝爐。為了保障煙葉烘烤工作的順利進行,廣南縣煙草部門不斷加強煙農服務,廣泛開展煙葉烘烤技術培訓,全力做好煙葉烘烤指導。同時,各片區還成立了采編裝工人隊伍和專業化烘烤服務隊伍,及時為煙農解決煙葉采摘、編裝入爐和烘烤技術難題,確保全面提升田間管理和烘烤水平,讓每一位煙農都能烤出“黃金葉”,實現致富夢。
一直以來,廣南縣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以及勤勞智慧的廣大農民,始終堅定不移地將烤煙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支柱產業和重要渠道。在烤煙種植產業的發展道路上,廣南縣不斷探索創新、勇攀高峰,持續書寫著嶄新的篇章。
如今,烤煙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實實在在地增加了煙農的經濟收入,還強有力地帶動了當地運輸、勞務等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片片金黃的煙葉,不僅僅承載著煙農們的辛勤付出,更寄托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望未來,廣南縣將一如既往地加大對烤煙產業的支持力度,持續不斷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種植管理和烘烤技術水平,全力以赴推動烤煙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讓這片“金葉子”真正成為煙農發家致富的“金鑰匙”,讓廣大煙農的生活如這片金黃的煙葉一般,越來越富足、越來越美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