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的竹山縣,自1995年試種烤煙至今,已經歷三十載春秋。在這三十年間,煙葉產業在竹山縣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蛻變,在政府主導和行業鼎力支持下,煙葉產業發展基礎日趨完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配套設施日漸完備,隨著煙葉產業的蓬勃發展,其對煙區振興的積極效應正逐步彰顯。
在新型城鎮化的當下,煙葉生產也面臨一些結構性矛盾,在哪里種煙、誰來種煙、用什么方式組織生產種植煙葉?如何做到土地增產、煙農增收、財政增稅是擺在縣級部門亟待解決的新課題,竹山縣煙草專賣局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探索并走出了一條助力產業振興發展的新路。
普及“煙機”讓煙草農業生產高效。
“2016年,我們竹山縣的煙農戶數是1198戶,到2024年,煙農戶數不到七百戶,七年時間,煙農戶數遞減了500戶,但我縣的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2.5萬畝,戶均煙葉面積的增加得以與“煙機”配套抓的到位”!縣煙葉領導小組組長陳泓感嘆的說道。
竹山縣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多年以來,一直著眼于煙農隊伍老齡化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站在穩定產區種植規模不動搖的高度,以普及煙用農業機械為依托,在冬耕、起壟、覆膜、打孔、烘烤等生產環節,全生產流程配套適用農用機械,推動該縣穩定種植規模、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促進煙農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同時,推動了該縣煙草農業的高質高效。截止2024年6月,全縣服務于煙葉生產的中小型拖拉機120臺套,起壟覆膜機780臺套,煙葉烘烤的生物質顆粒燃燒機也正在按照每年新增100臺套的數量增加。“煙機”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煙葉生產勞動效率,提升了該縣煙草農業的硬實力。、
配套“煙電”讓煙農生產輕松便捷。
柳林鄉的公祖村是全市烤煙種植大村,近幾年煙葉種植面積都在四千畝左右,煙農冷代明是該村的烤煙種植大戶,近三年每年種植煙葉100畝,三年前,他苦于煙地陡峭偏僻,正常的生活用電都沒有保障,有擴大種植規模的雄心壯志,沒有煙葉生產的配套條件。縣煙草局知道他的生產處境后,積極向縣煙葉生產領導小組匯報情況,爭取縣電力部門的支持,2021年,他的烤房終于架設了生產用電,農業生產用電的架通,給冷代明帶來了種植規模穩步增長的機遇。
近年來,竹山縣不斷加大農網電力改造,產煙鄉鎮的農改項目向烤煙村組和農戶傾斜,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全縣7個種煙鄉鎮,配套“煙電”總里程315千米,投入農電改造資金上億元,有了電的便利,煙農的生產就顯得輕松,配套的烘烤設施也就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讓一名種植面積不到二十畝的農戶,一躍成為百畝煙葉種植能手,冷代明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職業煙農。全縣像冷代明這樣的煙農有六十多戶,遍布竹山縣7個產煙鄉鎮的各個村組。
竹山縣官渡鎮蒲溪村煙電設施
硬化“煙路”讓產業發展基礎牢固。
“種煙要致富,修好煙葉路”!這是縣級煙草部門指導產煙鄉鎮黨委政府為鞏固產業發展、打牢產業發展基礎,給予煙農最直白的承諾。五年來,全縣累計新修產業路380千米,硬化“煙路”220多千米。特別是在該縣的官渡鎮和柳林鄉的產煙大鄉鎮,擴建“煙路”到煙村、硬化“煙路”到煙房、配套“煙路”到煙田,讓煙農農事操作不再受天氣的阻隔,煙葉生產不再物資運輸難和行路難,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
竹山縣柳林鄉公祖村四組的煙路配套設施
“智慧”種煙讓產業振興前景廣闊。
時下煙葉生產正處在采收烘烤季節,柳林鄉白河村煙農肖友堂年近七旬,他年齡較大,沒有文化,仍熱愛種植煙葉的底氣,是他今年新建烤房配上的一套較為容易操控的自控設備,他將這套設備綁定在駐該村的煙葉生產技術員手機上,煙葉烘烤溫濕度控制,聯系他的技術員在煙站就能夠精準調控,他呆在家里,只需要查看料斗里的燃料是否充足,解除了老人不會烤煙的困難。
其實,在他今年種植煙葉的育苗環節,苗池里的水質檢測,一張小小的試紙往水里一放,就能夠知曉育苗池里水的PH值,幾十畝的山坡上的煙葉需要化學防蟲治病,無人機的帶藥噴灑,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這些無不體現“智慧種煙”的新的生產方式。
竹山縣柳林鄉公祖村四組“智慧”種煙信號桿
在竹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的積極引領下,竹山煙區悄然邁入了“智慧”種煙的新時代,這極大地增強了煙葉種植主體的信心。煙農們正經歷著從“會種煙”到“慧種煙”的深刻轉變,此轉變必將在廣袤的農田中催生不可估量的示范效應。智慧種煙的推廣,無疑將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預示著產業振興前景的無限廣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