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煙區,沐浴在陽光里的煙株正伸展著挺拔的身姿,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在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田野里,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強化托管服務,圍繞提升服務技能、機械化作業水平和強化綠色防控方面精益發力,強化大田管理,保障煙農收益。
抓實隊伍建設
“當前正值煙葉大田管理的關鍵時期,煙葉隊伍教育培訓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要把‘學’和‘做’結合起來,把煙田作為大課堂和練兵場。今天大家在這里實地賽一賽,結果納入煙葉工作爭先創優線路大比武。”在臨朐縣寺頭鎮桃花村煙田,該局(分公司)分管負責人聶威這樣強調。
煙葉線路人員大比武,是該局(分公司)立足煙葉工作實際開展的專項工作,旨在以學促比、全員參與、全崗覆蓋,促進全縣煙技員同臺競技,推進關鍵技術措施和服務保障落實到位,全面提升煙葉生產管理水平、煙葉質量、煙農收入。
“保障自身能力素質得到提高,才能更好落實提前一步工作法,為煙農講理論、作示范,實現煙技員和煙農‘兩支隊伍’同步提升。”該局(分公司)煙葉科負責人杜玉海介紹道。
原來,該局(分公司)發現,隨著“村社一體”土地流轉模式推廣,不少山區土地得到整理并投入了基礎設施,讓種煙變得更輕松更省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鄉創業、種植烤煙,這不僅穩定了煙農隊伍,更優化了煙農隊伍。
雖說年輕煙農有年輕的優勢,但對煙葉生產技術地掌握卻不多。該局(分公司)便在煙葉生產各環節開展前組織開展煙農集中學習培訓,也會讓典型煙農現身說法。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該局(分公司)將會議開到田間地頭,再用實操強化互動,讓技術掌握更深、落實更準。
此外,該局(分公司)還搭建起產業用工平臺,為煙葉生產提供人力資源服務。同樣,在煙作業提前召開地頭會,向工人講技術、講標準、講方法,現場示范操作,打通技術落實“最后一公里”。
圖為召開“地頭會”
“別看我今年才開始種煙,有了這樣接地氣的培訓,我很快就能成為半個專家。”臨朐縣寺頭鎮“90后”煙農李陽開心地說道。
抓實機械作業
臨朐境內多山地和丘陵,煙田地塊相對分散,給機械化作業帶來不便。為保障煙葉生產技術落實,解決煙農后顧之憂,近年來,該局(分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組建攻關團隊,圍繞煙葉采收、自走一體化作業、烤房自動掛煙等內容開展研究,以實際行動推動了煙葉生產及大農業生產減工降本、提供增效。
圖為開展技術攻關
同時,在以科技項目為依托對原有機械改造升級的基礎上,該局(分公司)還充分發揮“彌河源·金色河谷”煙區產業綜合體“為農服務中心”作用,積極引進社會化專業農服機構提供機械作業服務,引領農業生產方式、管理模式轉型升級。
在煙田中,是無人機飛防作業飛行的聲音和強大的氣流。2024年,該局(分公司)通過“為農服務中心”選取具備無人機植保資質的社會機構開展植保托管服務,并打破煙農、煙田、煙站之間的界限,有效減少作業時地來回奔波,實現集中作業、節省成本,植保價格同比下降10%。
圖為開展無人機飛防
“我們要進一步加快推進煙葉生產機械化步伐,促進減工降本,讓煙農輕松種煙、輕松賺錢。”該局(分公司)煙葉科負責人杜玉海說道。
抓實綠色防控
伴著微風,彩色隔離帶、白紗誘捕器和綠色的煙葉一起在田間舞動著,一幅生機盎然的畫面展現在眼前。
時下,該局(分公司)正以“優質、特色、生態”為生產方向,立足實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根據不同前茬作物和歷年情況,一戶一策、因地制宜抓好技術集成與組裝,組織專業隊按照規律定時定點進行集中防治。
該局(分公司)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針對性制定防治預案,以均衡營養為中心培育煙株,合理采取中耕除草、及時清理煙田衛生及設置隔離帶、警戒線等農防措施,為煙株健長創造有利條件。
同時,該局(分公司)以物理防治為重點,在對煙田全面噴施波爾多液的基礎上,突出誘捕器規范使用,幫助煙農按每畝一套的標準將誘捕器安裝在煙壟煙株中間,保持同一地塊內誘捕器高度一致,全面覆蓋誘捕器誘殺煙青蟲、棉鈴蟲。
圖為臨朐縣煙田一角
該局(分公司)還積極示范推廣綠色防控新技術,安裝白天充電、晚上殺蟲的太陽能殺蟲燈和全自動孢子捕捉分析儀……
“煙葉生產各環節環環相扣,容不得一點馬虎。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幫助煙農管理好每一塊煙田,筑牢煙農增收的基礎。”該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孫興祥堅定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