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陣轟鳴聲,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在綠油油的煙田上來回穿梭飛行,噴灑農藥。段宴全手握操縱桿,得心應手地操作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
段宴全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鎮溪南村的村民,他不僅擁有一個規模不小的蔬菜種植基地,還積極發展烤煙規模種植,并引進植保無人機等新型農機,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感受農業發展的“科技范”。
段宴全在操作無人機。郭康 攝
返鄉創業蔬菜基地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2015年,在外務工的段宴全毅然回到了家鄉創業,種起了羊肚菌,但因云南本身就擁有豐富的可食用野生菌資源,羊肚菌的本土市場行情并不樂觀。后來他轉變單一種植的觀念,在2017年創建了自己的蔬菜基地,開始種植莢豆和小蔥。段宴全先后到大理市、彌渡縣和玉溪市通海縣等地考察同行的蔬菜基地,不斷學習管理流程和種植技術,回來后逐漸將基地面積從試驗種植的20畝擴大到如今的280畝。
為了保障大面積蔬菜種植,基地每年用工量達11000人以上,段宴全的蔬菜基地既為村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種植技術的平臺,又緩解了閑置勞動力就近就業的難題。
“蔬菜+烤煙”煙糧協同注入發展新活力
2019年,段宴全把目光放在了當地傳統種植業——烤煙種植上,開始摸索起這條發展“新路子”。“對比蔬菜每年價格浮動,烤煙的價格穩定、產量穩定,只要技術到位,種好了基本上是不會虧本的。”段宴全說。憑借著發展蔬菜基地累積的經驗,段宴全種植烤煙上手也很迅速,加之不斷到其他地方的煙區進行系統學習,烤煙種植的成效很快便顯現出來,這幾年他和家人一起年均種植烤煙50畝以上。
航拍下的煙田。郭康 攝
看著段宴全種植的烤煙長勢喜人,村民們也紛紛加入種煙行列。為了更好地實行煙糧協同,他和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劍川宴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積極為煙農提供烤煙種植技術,還鼓勵農戶種植莢豆,并實行“訂單式”生產模式,前期免費提供蔬菜種子和農藥,讓農戶“零成本”種植,蔬菜成熟后進行統一收購,再將農產品遠銷深圳、上海等地,帶領村民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引進新科技為農業種植降本增效
為了盡可能降低人工成本,2022年,段宴全購置了1臺植保無人機,并到劍川縣農業農村局參加培訓,順利拿到植保無人機系統操作手合格證,在蔬菜和烤煙施肥、噴灑農藥環節極大地提升了效率。 “之前20個人1天都干不完,現在用無人機2個人4個小時就能完成120畝田地的施肥或打藥工作。”他介紹,無人機飛防不僅省時省力,噴灑農藥時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還有助于增加霧流對農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更好。在完成自己的植保需求后,段宴全還會免費為其他農戶們提供無人機飛防服務。
無人機正在進行飛防作業。郭康 攝
下一步,他計劃以劍川縣潤葉煙農綜合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平臺,依托農業機械補貼政策,培養飛手,繼續引進無人機飛防。
“傳統農作物種植費時費力,收益也不多,我自己發展好了也能盡一份力帶動農戶們一起發展,大家一起實現增收。”段宴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如何做好一位發展農業生產的領路人。他不僅注重自身發展,也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推動著家鄉的發展和進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