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的河南三門峽煙區,片片煙葉舒展開來,匯聚成一片綠色的海洋。
在靈寶市透山煙葉示范區,伴隨著“嗡嗡”的轟鳴聲,兩架植保無人機正在進行植保作業。
負責現場指揮的靈寶市鑫源合作社社長任金祿介紹道:“這個示范區種植了2000多畝煙葉,以往實施一次統防統治,需要20個工人工作10天時間;現在有了無人機,3天就可以全部完成。”
植保環節從人工作業到智能機械化的轉變,是三門峽煙區推進煙葉生產全過程、全環節、全鏈條減工降本增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三門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聚焦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加大創新攻關力度,加快推進農機、農藝、農田、農服“四位一體”配套建設,讓煙農種煙更輕松。
精準發力,加快農機農藝融合
加快推進農機農藝融合,三門峽市局(公司)通過引進、改造、研發等方式推廣新型農機,填補煙區勞動力缺口,破解“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等難題。
“以前種煙得提前雇工,這幾年雇工成本越來越高。現在有了新機械,移栽、中耕培土、裝炕這些環節都有了‘好幫手’,感覺種煙輕松多了。”澠池縣天池鎮煙農芮國鋒說。
近年來,澠池縣局(分公司)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進程,切實讓煙農在機械化發展中受益。目前,澠池煙區煙葉耕整地、育苗、植保、覆膜、中耕培土環節機械化作業率達100%。
堅持以點帶面,三門峽煙區積極探索完善工作機制,立足山區實際,把推進移栽、澆水、裝炕環節機械化作為工作重點,配備造穴機、澆灌機械、儲水罐、裝煙機,形成了以“移動式儲水罐+灌溉機械+滴灌設施”為主的節水灌溉網絡;聚焦宜機化生產要求,加快探索農藝重構改良技術,優化完善密度管控、二次打頂、高油分高成熟度上部煙葉開發、帶莖烘烤等技術標準,以農藝標準促機藝融合,實現農機農藝“雙向奔赴”。
農機農藝融合推動了煙葉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有效助力了三門峽煙區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
數智轉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8月初,三門峽市局(公司)打造的“金葉惠農”服務平臺上線運行。煙農有專業化服務需求,可通過該平臺線上下單,由合作社提供專業化服務,有效降低了煙農勞動強度。
借助該平臺的人力資源集成功能,三門峽煙區在起壟、移栽、采烤分等環節組建專業化隊伍,實現了專業化服務的訂單化、商品化管理,通過資源合理調配優化煙葉生產托管服務。
與此同時,他們持續優化煙農初分、入戶預檢、煙站分級流程,不斷拓寬煙葉分級前置服務半徑,目前分級前置服務覆蓋全市煙葉收購量的40%,有效降低了煙農用工成本,提高了煙葉分級的純度和效率。
靈寶煙區依托煙農合作社探索開展專分服務站試點建設,提供“保姆式”分級服務,既向煙農傳遞了“以質量為核心”的收購導向,又有效解決了煙區雇工難、用工貴問題,每年可降低煙農用工成本500萬余元。
著眼加快煙葉生產數字化轉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三門峽市局(公司)持續推進煙葉生產減工降本增效。
在煙葉烘烤環節,三門峽煙區聚焦加快推動電能烤房建設,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建設智能化烘烤工場,構建數智烘烤新模式。
“老楊,你這煙烤得不錯啊!”“油分足、葉片軟、顏色正,真不錯!”8月2日,盧氏縣沙河鄉煙葉烘烤工場內,煙農楊小花家的煙葉出爐后,幾位煙農走上前來議論著。
“以前烘烤時得天天在烤房外守著,生怕把煙葉烤壞了。現在只要手機在手,不管我在哪兒,都能隨時隨地看到烤房里煙葉的變化,有問題的話系統還會及時提醒,真是省心省力!”楊小花說道。
近年來,三門峽煙區深入推進煙葉烤房“電代煤”,先后新建及改造建設電能烤房3841座,實現了煙葉烘烤環節節能減排、減工降本。
在此基礎上,他們將機器視覺、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與煙葉烘烤深度融合,通過“上云、用數、賦智”,在云端實現自動推送優質烘烤工藝、自動分析烘烤進度、自動預警關鍵轉火節點,全方位、可視化呈現煙葉烘烤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和場景,為煙農提供全程監控、無人值守的“保姆式”烘烤服務。
三門峽市局(公司)還與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等科研單位深入合作,持續推動烘烤過程信息化管理,目前全市電烤房物聯網上線率達到95%。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煙區實際,穩步改革創新,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煙葉生產減工降本增效,奮力譜寫三門峽煙區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三門峽市局(公司)負責人堅定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