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朝露日升,壟壟煙田,阡陌如畫,田疇似錦,煙農們點綠成金,一幅幅產業興旺的壯闊圖景盡現眼前。
隨著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豐收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的推進,逐步建立起了以煙為主的煙-稻水旱輪作、煙-蓮隔年輪作等耕作制度。
煙稻融合、一田雙收——多元產業融起來
仲夏時節,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長橋煙區煙葉陸續采烤,田地里的煙葉才剛采摘完,煙農們一刻也沒停歇,趁著晴好天氣,搶抓農時,趕忙清理煙桿和地膜,重新整理農田,無縫銜接種上煙后稻?;馃岬陌嗽?#xff0c;陽光普照,田間地頭又是一幅生機勃勃的農忙畫卷,煙后稻田一片碧綠,農田再次披上了“綠油油”的新裝,迎風招展……
圖為撫州市廣昌縣轄區煙田長勢良好
一“葉”興則百業興。近年來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煙葉為牽引,立足“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產業融合思路,探索先煙葉、后糧田的煙稻輪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煙葉和水稻糧食生產效益雙豐收。
“煙稻融合可以避免單一作物對土壤肥力的消耗,改善農田土壤生態,減少農作物病蟲害。只要做好茬口的銜接,防止煙稻生育期沖突,就能讓土地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地實現……”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李小軍介紹道。
“2023年,在綜合體的推動下,我流轉了80畝土地,實現煙葉收購均價達到17.84元/斤,畝均產值5144.5元,加上煙葉扶持補貼,種煙畝均收入達5752.5元,遠高出其他產區的煙農?!睆V昌縣長橋鄉種煙大戶黃國興一邊插秧一邊笑嘻嘻說道。
煙蓮協同、共防蟲害——綠色技術用起來
步入廣昌縣甘竹鎮樟樹村的紅蓮景區,你會看見一朵朵粉色的蓮花搖曳在廣袤的蓮田中、一片片荷葉泛著清晨的微光舞動著一顆顆晨露,儼然繪作了一幅色彩繽紛的田園畫卷。
田間地頭,煙蓮交相輝映,煙農們正忙著在煙田和蓮田掛上“小燈籠”,四處呈現出一派喜人的景象,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斜紋夜蛾的誘捕器,煙葉、蓮藕和蓮子的主要害蟲之一是有相同特征的斜紋夜蛾,該蟲具有爆發性、雜食性、繁殖能力強等特點。因此可利用煙田和蓮田的斜紋夜蛾相同的發生規律,采用相同的防治措施。例如在煙田和蓮田四周懸掛裝有斜紋夜蛾性誘劑的誘捕器,或采取“赤眼蜂+蠋蝽”的“以蟲治蟲”的組合,形成防治煙田和蓮田中蛾類害蟲的綠色防控體系,或利用天敵、生物農藥、昆蟲性信息素、物理防治等手段,對煙田和蓮田一同進行防治。
圖為煙農在蓮田安裝誘捕器
豐收綜合體的建設立足廣昌本地,結合各煙葉產區特色,甄選“煙葉+白蓮”“煙葉+煙后稻(含水稻制種)”“煙葉+鄉村旅游”等多項優勢產業組合,形成多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2023年綜合體組織42戶煙農(其中23戶為當年種煙農戶)完成白蓮種植530畝,實現效益286.2萬元;36戶煙農開展煙后水稻制種1261畝,10戶煙農種植煙后優質稻219畝,共實現效益363.2萬元;向政府、單位等食堂供應大米等食材6萬余元。
產業融合、技術賦能是發展現代煙葉農業的必要元素。下一步,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持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以煙糧融合、煙蓮協同為指引,充分利用土地流轉輪作模式,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的同時,保障種煙田塊,注意茬口銜接安排,提高煙田與非煙產業的適配度,充分發揮東南煙區煙糧協同耕作的發展韌性。以煙葉為主導產業,以“融”為式,向“現代化”出發,優化產業結構,主動融入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出一條條產業融合、農民增收的新路徑,助力現代煙草農業轉型升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