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福建尤溪煙區鄉間田野上,煙后稻隨風搖曳,綠意盎然。
近年來,尤溪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堅持黨建引領,盤活土地資源,引導煙農開展煙稻輪作,抓實綠色生產,助力推動水稻種植(制種)產業體系現代化,用“生態畫筆”描繪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撂荒地變良田
“以前我們村沒有什么產業,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現在村民種煙葉、水稻,不僅村集體經濟有了保障,土地也‘活’起來了!”尤溪縣西濱鎮劉坂村黨支部書記吳林香笑著說。
曾經,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不少田塊撂荒。了解這一情況后,尤溪縣局(分公司)聯合相關部門,協助劉坂村整合資源,大力推進撂荒地復墾復耕。通過梳理撂荒地以及村里原有田塊,該村共整理出總面積300畝的適宜田塊。對于新田塊,尤溪煙區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技術改善措施,持續跟蹤指導,提升種植效益。
“為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我們聯合鎮政府、村委會構建了‘村委會+種植大戶’的閑置田塊再利用模式,引導村集體開展土地整理并跟蹤復墾質量。在此基礎上,我們推動將復墾后的土地納入基本稻煙田保護范圍,并協助集中流轉至村集體統一規劃,同時協調農業部門,共同做好土地整理、質量把控、土壤改良等工作,切實激發土地要素新活力。”尤溪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
自2022年起,尤溪縣局(分公司)積極協調,聯合相關部門在全縣范圍內探索推進撂荒地復墾復耕。截至目前,全縣復墾復耕土地面積超5000畝。
多元產業拓富路
“去年我種了幾十畝地,田塊集中連片,不僅有利于管理,還便于機械化操作,省工降本還高效。煙葉采收完,我又種了一茬優質稻,煙稻輪作一年下來可以賺20多萬元!”西城鎮湆頭村村民林榮星說。
近年來,尤溪縣局(分公司)持續健全“以煙穩糧、以煙促糧”協同發展機制,強化基本煙田保護,推動煙葉與水稻種植(制種)產業深度融合,既穩住“糧袋子”,又鼓起“錢袋子”。
煙葉產業發展方面,尤溪縣局(分公司)致力于提升煙葉規模化種植水平,推進全面全程機械化作業,強化綠色烘烤、規范收購管理,落實專業化分級標準化收購等技術,多措并舉推動煙葉生產減工降本增效。
2023年尤溪縣煙農戶均收入18.2萬元,煙葉生產起壟、葉面肥噴施、追肥和稻草溶田環節機械化作業率100%,蓋膜環節機械化作業率80%。
同時,尤溪煙區大力發展“煙葉+”多元產業,拓寬煙農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在尤溪縣洋中鎮后樓村煙區產業綜合體,煙葉種植、水稻種植(制種)及食用菌產業協調發展,各項生產技術落實到位。2023年,綜合體內煙農售煙總收入558.9萬元,食用菌總產值136.1萬元,煙后稻制種總產值303.2萬元,綜合體內土地畝均年綜合收益超過9000元。
“煙稻輪作可以改良土壤,平衡土壤中的營養元素,減少病蟲害發生,有助于提高田間作物的產量及質量。”臺溪鄉象山村黨支部書記林有銓對煙稻輪作模式贊不絕口。
以綠色謀長遠
“對舊地膜集中回收,不僅減少了土地污染,還給我們帶來了額外收入,真是一舉兩得。”“用蚜繭蜂防治蚜蟲,既省錢又安全。”“使用生物質燃料烘烤煙葉,每天最多只需加一次燃料,烘烤變得輕松又干凈。”……近日,說起近年來煙葉綠色生產的舉措,后樓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尤溪縣局(分公司)聚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通過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回收地膜等廢棄物、推廣生物質燃料烤房、構建“煙葉+光伏”綠色發展新模式等,持續提升綠色生產水平。
“每座生物質燃料烤房每年可減少煤炭使用近6噸,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尤溪縣局(分公司)煙葉辦主要負責人介紹,“烤房光伏頂棚項目將光伏發電項目與煙葉產業結合,不僅實現節能減排促進綠色發展,還促進了村集體經濟增收,獲得了地方黨委政府的肯定,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
自2021年以來,尤溪煙區共建設光伏頂棚項目35處,面積超5萬平方米,裝機容量達10.32兆瓦。項目所在村莊每年可依托項目實現發電收益超過110萬元。項目期內可累計發電約2.96億千瓦時,村集體經濟預計增收2900萬元左右,有力守護綠水青山,助力鄉村振興。
尤溪縣局(分公司)表示,今后將持續發揮產業優勢,探索更多助力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新路子,努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尤溪縣臺溪鄉象山村煙后水稻制種田長勢良好。尤溪縣局(分公司)供圖
尤溪縣溪尾鄉大寧村烤房群已全部配備生物質顆粒燃燒機。尤溪縣局(分公司)供圖
尤溪縣臺溪鄉象山村的光伏烤房群。尤溪縣局(分公司)供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