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湖南邵陽縣塘田市煙草站一片繁忙景象,滿載金黃煙葉的三輪車、小貨車有序停放,一筐筐金黃的煙葉被煙農送至初檢臺,通過傳送帶有序“前行”,再經工作人員評定等級、智能化設備識別后實現自動分類歸堆。
“把煙葉卸完你就先回家去,現在賣煙不比從前,我一個人就能忙得過來。”煙葉從車上卸下,即將被送入收購區進行交售,煙農朱平良扭頭和前來幫忙的親屬打了個招呼。
朱平良是塘田市鎮河邊村煙農,今年種植了6.67公頃烤煙,田間長勢很好,烘烤后的質量也不錯,預計能交售300擔,純利潤近20萬元。
卸煙是體力活,天氣炎熱,朱平良的衣服被汗打濕,緊巴巴地貼在身上。看著煙葉被放上傳送帶后,朱平良安心地走進旁邊的煙農休息室,咕咚喝下一整瓶水,開始與其他煙農閑聊,不像以前要忙前忙后、搬來搬去。眼下朱平良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所有烤煙信息被錄入系統后,一片片金黃的“煙葉子”就能變成發家致富的“紅票子”。
“現在賣煙真是方便多嘍,煙站按時間段通知我們去交售,‘精準預約’不用等、不用擠,推行的一線式智能收購作業模式,過程公開透明、效率高,真是讓我們既省心又放心。”朱平良清楚地記得,早些年要賣煙的時候,一家人晚上都睡不著覺,就盼著第二天能早點排上號,還得好幾個人守著,生怕自家的煙葉被“調包”。
“裝煙葉的筐上嵌有芯片,通過傳送帶時會自動掃描,交易的煙農姓名、等級、重量、金額等信息就在電腦屏幕上一目了然,一線式收購為我們省了不少事,一天下來,一條收購線能輕輕松松收200多擔煙。”評級員隆準說到,“以前收一天煙下來,灰頭土臉的,收購工房智慧倉庫環境控制系統建設完成后,人待在里面舒服多了,溫濕度都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煙葉的倉儲環境也得到了保障,煙葉造碎損耗明顯比以前少多了。”
“現在的打包機也是升級過的,需要人工操作的只有把麻袋放在指定位置和將煙葉從傳送帶上放入智能打包機這兩個環節,以前是人帶著機械走,現在是人跟著機械走。”塘田市煙草站站長侯志強介紹,升級改造后的智能流水線讓煙葉收購的流程更加暢通,一線式智慧收購模式有效解決了以前用工量大、作業線長、各環節銜接不緊密的問題,提高了近30%的效能,節省了3至4名人工。
煙葉數字化轉型是發展煙葉新質生產力的必行之路,據悉,除了實現一線式收購全覆蓋之外,還進行了煙葉物流項目改造,對面向兩級節點的煙葉物流進行優化升級,實現煙葉數據的全面采集、可靠傳遞和智能分析以及煙葉生產的智能化管控,進一步優化作業流程、人員配置及作業區域規劃,降低作業勞動強度和減少煙葉生產成本,建立現代煙葉物流標準體系,全力打造“數字煙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