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走進新羅區白沙鎮,烤房屋頂上的光伏太陽能板連綿成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十分壯觀。近年來,福建省漳平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圍繞發展生態低碳農業,積極探索綠色節能降碳發展路徑,推進生物質燃料烤房和智慧電烤房廣泛建設應用,打造糧煙產業綜合體。
圖為白沙鎮巖下村煙糧智慧烘烤中心的光伏屋面。漳平融媒體黃野攝
棚下智慧烘烤,助推節能減排
“我種了二十一年的煙了,以前烘烤用的是柴火、煤碳,現在我們用生物質燃料、用電,不僅不用守在旁邊費力加料,燃料成本變得更低,而且烤出來的煙也更漂亮了。”2022年來到黃坂村的異地種植農戶老黃說道。
生物質燃料是將玉米稈、谷殼、鋸末、樹枝等農林固體廢棄物,經過粉碎、加壓、增密、成型,制成可直接燃燒的新型清潔燃料,代替過去使用的傳統燃煤。
生物質燃料在燃燒時無煙無味,規避了燃煤烤房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衛生問題,煙塵、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近零排放,實現“低碳烘烤”。
圖為白沙鎮巖下村煙農在智慧烘烤中心進行烤后煙葉初分。張千惠攝
“現在的智慧電烤房可以精準把控溫度和濕度,只需一人操作軟件即可”,專業化烘烤服務隊隊員老林介紹道,“不僅大大節省烘烤成本,更有效減少煙塵、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排放,我們的烤煙質量也更有保障了。”
據悉,截至目前,漳平煙區清潔能源密集烤房數量達到1198座,占全市密集烤房數量的90.3%。相比較傳統燃煤烤房,如今單座烤房年均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12千克,減少煙塵排放13.5千克,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此外,漳平市局(分公司)還有效拓展智慧烤房應用,試點推行煙、稻、芥輪作,探索“一田三用、一房多烤”新模式。在非烤煙季,智慧烤房可用于煙后稻、芥菜、香菇、草藥等其它農作物烘烤,助推農業生產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
圖為農戶利用智慧烘烤中心電烤房進行芥菜烘烤。張千惠攝
棚上光伏發電,共享陽光紅利
“傳統的烤房主要是保障烤煙產業的發展,現在的新型烤房屋內烤煙、屋上發電,既維持了烤煙產業的收入,還增加了光伏發電的收入,且沒有增加額外光伏用地,實現了‘一魚多吃’。”白沙鎮巖下村黨支部書記吳碧華介紹道。
圖為白沙鎮官洋村光伏烤房群的光伏屋面。漳平融媒體中心攝
近年來,漳平煙區積極推進烤房屋面光伏建設,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建設了密集式烤房屋面、倉儲中心屋面光伏面積16563平方米,裝機容量2755千瓦,預計年發電量355萬千瓦時,實現年發電收益140萬元。在滿足烤房用電需求的同時,降低了農戶的生產成本,并且有效減少煙塵、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
因地制宜的“煙光工程”建設,與特色鄉村綠色經濟發展相融合,有效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實現多方共贏。
圖為無人機正在黃坂村煙稻融合示范片噴灑農藥。張千惠攝
下階段,漳平市局(分公司)將持續探索“烤煙+光伏”產業發展模式,推進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促進能源轉型、鄉村振興作出貢獻,繪就煙葉興、糧食安、煙農富、鄉村美的幸福新圖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