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走進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大倉鎮甸中村委會團山村煙葉分級點,處處可見煙農忙碌的身影,煙技員左文龍正在指導煙農將烘烤好的煙葉進行分級,為煙葉交售做準備。
左文龍的父親也是一名煙技員,受父親影響,2016年,左文龍開始種植烤煙,他認真學習烤煙種植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摸索實踐。2020年,左文龍成為大倉鎮的一名煙技員,主要負責烤煙種植、管理、采摘、烘烤、交售等環節的技術指導工作。
團山村的煙田航拍(8月29日攝)。郭康 供圖
過去,團山村土地碎片化嚴重,不利于機械化耕作、規?;N植,水肥管理也不便利,需要大量勞動力。2018年,團山村開始自發實施“一戶一田”制,把全村所有煙田重新整合集中連片,再劃分給種植戶,實現“一戶煙農只種一片煙”。
盡管“一戶一田”制能夠實現規模化種植,但要讓大家把耕種多年的土地交出來重新分配并不容易。左文龍成為煙技員后,便承擔起了推廣新模式的重任。為打消村民顧慮,提高改革積極性,左文龍第一個流轉了自家全部土地,并和村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去做工作,保證土地所有權不變、用途不變,僅以土地流轉置換經營權。同時為了公平公正,對于每戶具體能分到哪塊土地,也依照每年抓鬮抽簽的方式現場搖號,“一戶一田”制很快在團山村試行。
近年來,左文龍帶領著村民一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當地實際、群眾認可的“一戶一田”土地改革方案,使團山村盤活了土地資源,降低了農戶種植成本,推動了農業規?;a、集約化經營。今年,團山村650畝的連片土地全部劃分給了31戶煙農,全村烤煙戶均種植面積在20畝以上。
左文龍在查看煙葉情況(8月27日攝)。郭康 供圖
隨著種植規模的增加,為了提高煙葉質量,左文龍在生產技術方面也為種植戶提供了有力支撐,依托自身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他指導大家在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嚴守“質量關”。村組培訓、院落培訓、田間培訓也貫穿團山村烤煙生產的全過程,隨著各類實用技術紛紛落地,團山村烤煙種植在產區內實現了“會生產”到“慧生產”的轉變。
如今,團山村大小不一的零散田塊越來越少,田成片、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一塊塊整齊的農田煥發著新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