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數字化信息的迅猛發展,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加強創新管理、數字化轉型工作,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推動煙葉生產由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為煙葉生產插上了“數智翅膀”。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
苗棚配備“智能開關”
“現在工作方便多啦,在手機上就可以遠程操控育苗棚里面的設備,尤其是打開了這個自動開關之后,濕度大了風機自動開啟,光照強了遮陽網自動展開,即使遇到下雨,頂棚和側窗也會自動關閉。”磨坪鄉育苗工廠負責人自信從容地說道。
“以前操控育苗棚設備都需要手動,而且還要時刻緊盯氣象,一場急雨來襲就要趕忙去關閉大棚的頂棚和側窗,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站在一旁的煙農田秀模回憶道。
為更高質量推進煙葉生產數字化轉型,秭歸縣局(營銷部)磨坪煙葉收購站利用“低代碼平臺+物聯網”自主打造了一款育苗棚數字化管理應用,該應用為試驗區每個育苗棚定制了專屬二維碼,實現了對區域內育苗棚基礎信息查詢、農事操作記錄、溫濕度預警和設備遠程控制等功能,既可以查看育苗棚內實時記錄,也減輕了煙農的工作負擔,同時又提升了數據的可追溯性,向數字化育苗管理工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生產建立“信息檔案”
“對于我們大戶來說,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土地流轉問題了,每年都要想辦法去租田,而且最怕租到無法種植煙葉的田塊。”每當談到這里,秭歸縣磨坪鄉煙農田金東犯難道。為解決這一難題,近年來,秭歸縣局(營銷部)積極探索檔案數字化建設,不斷提升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建立了病田檔案,將病害高發的田塊進行登記并告知煙農,在解決土地流轉問題的同時,也為煙葉發展區域調整進行了信息支撐。
此外,為了更好地規劃未來煙葉的發展,秭歸縣局(營銷部)還建立了煙農檔案庫,將每戶煙農的自有田塊、自家勞動力、機械、烤房等信息進行采集歸類,同時分年度記載當年煙農在各個環節的用工、生產情況。
“我今年工作剛調動到磨坪收購組,有了這個煙農檔案,我就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片區內的煙農信息,還能根據煙農上年度的生產情況更好的為煙農提供技術服務。”磨坪收購組組長說。
烤煙借助“智能工具”
“在家用手機就能實時觀測烤房的溫濕度!”“再也不用專門守著烤房了!”行走在秭歸縣磨坪煙區,談起煙葉烘烤,“云”烘烤已成為煙農們口中的“關鍵詞”。
煙農們打開手機“智慧煙草”APP,進入遠程管理系統界面,可以實時查看烤房設備狀態、溫濕度以及預警信息等。除了煙農,煙技員也感受到了“云”烘烤帶來的新變化。
“我所負責的片區,最遠的兩個村子相距20多公里,以前烘烤季每天都得跑斷腿。”磨坪煙葉收購站煙技員說,“現在好了,有了這個平臺,我們能通過手機實時查看各烤房運行數據,結合推送的預警信息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服務煙農更高效。”
此外,在磨坪村梅家河鄉的烤房中出現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大家伙”——烤房機械上料抓取裝置。煙農們對于這個新機械顯得格外好奇,紛紛加入動手體驗的隊伍中。
“煙農群體中,中青壯年較少,烤煙上料操作常需兩人協作,費時費力。”磨坪站梅家河磅組組長說。
梅家河鄉煙農金勇親身體驗后贊嘆道:“這個上料機不僅操作簡單、效率高,而且省力,以前3個人的活,現在只要1臺機器就能完成,相信有了機械助力,我再也不用擔心用工的問題了。”
數智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實現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秭歸縣局(營銷部)將繼續聚焦工作日常,著眼煙農急難愁盼問題,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數字賦能推動煙葉生產向精細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為產業提質、煙農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