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改造施工現場。
11月的天已漸漸顯出冬意,四川內江隆昌市響石鎮桃園村的田坎邊,一群白鷺卻翩翩降落,與剛剛實施完標準化改造的綿延農田相映成趣。
“小田并大田之后,機械好操作了,干各種事都方便,既能節省成本,又能提高收入。”桃園村村民黃遠良望著這番景象,感嘆道。
桃園村是內江隆昌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定點幫扶村,與富順縣代寺鎮相鄰,幅員面積3.84平方公里,耕地3466.34畝。繼2021年被納入四川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后,2022年,桃園村獲評內江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優秀村。
然而,鄉村振興的成果要想得到持續鞏固,就必須跳出階段性的成績,將目光放在更為長遠的經濟效益提升工作上。2023年年底,隆昌市局(分公司)主動聯系響石鎮人民政府,了解桃園村各產業發展情況與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調研發現,桃園村目前雖已發展稻蝦田約400畝,但受地形地貌等客觀環境影響,稻蝦田總體分布較為分散,未能集中連片,不僅增加種田成本,產量也始終難以得到大幅提升。基于這樣的現狀,隆昌市局(分公司)在對農田現場進行了解和評估后,將年度鄉村振興幫扶計劃中的一項鎖定于桃園村的“農田標準化改造”。
隆昌市局(分公司)捐贈10萬元資金在桃園村實施農田標準化改造50畝,進行田型調整、溝渠開鑿等改造工作,在今年10月項目開工后實時跟進施工情況,助力桃園村進一步發揮毗鄰青龍村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區位優勢,打破原有地形限制,把過去零散分布的低產農田化零為整、集中連片;引入機械化設備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有效為稻蝦田增產增收夯實基礎,進而從糧食、魚蝦雙渠道實現農戶收入的提升和穩定。
“實行完改造后,田成方、渠相連,種地更智能化更節省人力,水肥也能走得更均勻。” 隆昌市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包慧玲在現場邊驗收項目邊說,“別看這里現在看起來光禿禿的,等明年稻子栽下去,蔥蔥蘢蘢的一片綠,稻田成熟時滿地金黃,白鷺從其中飛過,那景象不知道有多喜人。”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