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保山昌寧縣溫泉鎮,無人機低空盤旋,將航拍影像實時傳回地面;煙技員手持智能終端,穿梭于田間核對數據;電子地圖上,每株煙苗的生長信息動態更新……一幅現代精細化煙田管理圖景正徐徐展開。
無人機航拍溫泉煙田(5月22日攝)。劉強華 攝
昌寧縣創新煙區智慧監管模式,通過三級聯審、雙向核查、全民監督三道防線,確保數據真實可靠。昌寧縣、鄉、村三級部門聯合審查種植合同,比對土地確權數據與歷史記錄;采用“飛行檢查+人工復核”模式,無人機發現異常坐標后,技術員立即實地核驗;通過村級公開欄與“香葉智農”APP雙渠道公示,將監管全過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下。目前,由“香葉智農”和“智慧煙田”兩大系統協同支撐,昌寧縣已構建出覆蓋全縣8.4萬畝煙田的智慧監管體系。
技術員張金峰操作“香葉智農”平臺時介紹:“通過建立生產檔案可追溯機制,我們實現了從合同簽訂到收購結算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平臺動態更新的電子地圖精準顯示著煙株數量、長勢數據,同時配合智慧煙田系統,可以根據合同地塊信息和煙農管理水平,智能推送個性化施肥方案,每戶煙農平均節省約10%的種植成本。
智慧煙田種植平臺使用情況(5月23日攝)。秦蔚 攝
溫泉鎮煙農徐文英通過田間信息牌掃碼查看煙田,核查數據時感慨:“以前擔心其他人虛報面積,現在無人機一掃、手機一點,所有數據清清楚楚。”
智慧監管模式運行以來,已發現并糾正數據偏差130起,群眾滿意度達98.6%,昌寧煙葉種植領域實現信訪投訴“零發生”。溫泉鎮黨委書記楊明表示:“我們正將煙葉數字化監管經驗向其他農業領域推廣,賦能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