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下,窗外綠油油的煙苗正吸收著養分,茁壯成長。與此同時,屋內的“青苗”也在經歷著成長的考驗。
6月11日上午,來自湖北恩施八個縣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的參訓學員正專心致志地進行著實操考試,這是對他們第二期煙葉培訓成果的再一次校驗。
圖為第二期培訓實操考試現場
為更好地服務煙農,解決煙農的急難愁盼問題,為湖北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智慧,2025年3月以來,湖北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啟動“煙葉條線基層業務骨干三年培養行動”,通過系統性培訓、全流程實踐和精準化培養,解決恩施煙葉條線基層人才梯隊青黃不接的難題,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育苗筑基:瞄準斷層痛點,構建培養矩陣
“咸豐基層技術員平均年齡都在52歲左右,40歲以下不超過5人,再過幾年將面臨無人帶煙農種煙的局面。”咸豐近年新進的大學生呂元略顯擔憂地說道。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煙葉條線基層年輕人才儲備不足正逐漸成為制約恩施煙草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必須打破傳統‘師傅帶徒弟的零散培養模式,建立系統化的人才孵化機制。”州局(公司)科技中心李占杰提出。
念起輒動。為成功破局,恩施州局(公司)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各部門通力協作、高起點謀劃,啟動為期三年的培養計劃,每年分季度培訓,覆蓋育苗、大田管理、烘烤、分級全流程。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培訓培養、打基礎,完成“當一次煙農、烤一房煙、指導一次收購”的“三個一”實踐;第二步崗位練兵、促提升,完成“收一次煙”全過程;第三步鑒定考核、能上崗,根據個人意愿雙向選擇專業方向進行培養。這種“全周期、沉浸式”的培養模式,讓學員在三年時間里完整經歷煙葉生產鏈條,避免了“碎片化”學習的弊端。
此次培養行動,聚焦40歲以下新進員工和青年人才,計劃通過“理論筑基—實操淬煉—專業深耕”三階段培養,為基層輸送100名“有責任、有技術、有擔當、能吃苦、善管理、守規矩”的復合型業務骨干。
圖為第二期培訓理論考試現場
沃土培根:理論實踐融合,雙向協同共進
“以前在學校看圖片學病蟲害,到了煙田根本對不上號。”恩施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學員雷春媚表達出的困惑,折射出了新進員工的共性短板。
培訓針對“理論與實操脫節”的共性問題,通過“理論教學夯實基礎+田,間實踐強化應用”的立體化培養模式,有效破解技術人員理論與實踐割裂的痛點。
圖為三先技術實操培訓現場
“課程設計聚焦理論與田間實踐深度融合,通過安排田間實地教學環節,系統講解地膜揭除后土壤綠藻與白漬處理、營養元素缺失判斷等生產實際問題,引導學員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田間問題解決能力。”第二期參與培訓授課的州局農藝師孫玉曉介紹道。
理論實踐融合的教學方式,讓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技術員丁進偉收獲頗豐。在第一期栽培技術培訓后,他結合“三先起壟”技術的田間應用,指導煙農規范覆膜流程,有效解決地膜被風吹翻的生產難題。從傳統“經驗施肥”轉向依托理論支撐的精準施肥與藥液濃度控制,顯著提升了技術指導的科學性。
成林興業:培育新苗成林,展望產業未來
“三年后,我希望能像孫老師那樣,成為煙田里的專家。”來自宣恩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學員劉焰的話,道出了年輕一代的職業理想。在培訓師資名單中,既有省級科研專家,也有扎根基層多年的“土專家”,這種師資隊伍為學員提供了多元成長范本。
州局(公司)創新培養機制,通過建立學員成長檔案,依托“理論考試+實操演練+導師評價+績效考核”四維評估體系,確保培養質量可控。此外,各縣市局(營銷部)的導師制也是學員成長的“加速器”,“一對一”的傳幫帶,讓年輕學員少走了許多彎路。
煙苗初綻新綠,育才沃土深耕。第二期培訓如期結束,面對“能否堅持基層”的疑問,巴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甘國渝的回答代表著新一代的心聲:“當你能解決煙農實際問題時,那種成就感無可替代。三年全面培訓讓我有信心成為真正的業務骨干。”
圖為學員指導煙農揭膜
新綠升騰處,終成接天碧浪。恩施州局(公司)深化培養脈絡,高質量完成“深耕蹲苗期”,推動“三階段培養法”在武陵山區煙區示范,為推動恩施煙草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本次人才培養行動,旨在讓青年人才成為攻堅克難的‘刀把子’,通過高起點謀劃‘三支隊伍’建設,為恩施煙草高質量發展鍛造堅實人才支撐。”恩施州局(公司)主要負責人滿懷期許。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