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以“科技賦能”破題,推行“統一組織、統一藥劑、統一標準”的統防統治模式。植保無人機的加入,徹底改寫了生產邏輯:一臺設備單日作業覆蓋200畝,效率是人工的20倍;每畝成本下降20元,農藥利用率提升18%。更關鍵的是,無人機搭載的精準噴灑系統,讓藥劑更貼合煙葉需求,既減少浪費,又避免人工接觸農藥的風險。
“過去10畝地噴藥要3個人忙一整天,藥水潑灑不均勻,病蟲害還是防不住。”清坪鎮比西坪村煙農張志全的話,道出傳統植保的痛點。
針對當地濕潤氣候和煙葉生長周期,技術團隊量身定制“營養套餐”:從苗期的防蟲藥劑配比,到旺長期的氮磷鉀精準供給,再到成熟期的葉面肥精準噴施,每個環節都嵌入“科技密碼”。
清坪鎮柏楊坪村煙農黎波是“機藝融合”的受益者。去年他嘗試用無人機為40畝煙田實施“變量施肥”——根據不同田塊長勢,科學配比肥量。收獲時,煙葉片面油潤、厚度增加,畝均產值比往年多出200元。“以前憑經驗施肥,總怕‘喂’多了或‘喂’少了,現在科技幫我們把準了‘胃口’。”黎波的賬本上,40畝煙田累計增收8000元,這是科技寫下的“效益注腳”。
飛防現場,一抹抹“志愿紅”格外亮眼。咸豐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組建的“黨員+煙技員”飛防志愿隊,正以“1+1+1”服務模式(一名黨員聯一片煙區、一名煙技員包一群農戶、一套方案管全程),織密服務網絡。從前期摸底制定防治計劃,到現場指導藥劑配比、協調水電保障,再到后期建立作業臺賬追蹤效果,志愿隊用腳步丈量責任。
“從育苗到烘烤,技術員比我們還操心。”清坪鎮清水塘村煙農郭海山說,去年自家煙田突發葉斑病,志愿隊連夜帶著無人機趕來噴藥,“要是靠人工,耽誤一天就可能蔓延整片田。”
“未來,我們將聚焦三大作業場景、六大作業環節,讓智慧農業覆蓋煙葉生產全鏈條。”咸豐縣局(營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下一步將推動無人機從“單一植保”向“耕、種、管、收”多環節延伸,配套建設智能烘烤、分級系統,讓煙農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肩扛手推”到“指尖操控”,變的是生產方式,不變的是“讓煙農過上好日子”的初心。
當科技的種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咸豐的煙葉產業正長出“智慧翅膀”。這片曾經依賴傳統勞作的土地,如今正以創新為筆、以科技為墨,在鄉村振興的答卷上,書寫著“產業興、農民富、農村美”的生動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