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烤房群多氣派!現在煙葉烘烤全程智能化,溫度、濕度都能精準控制,省心又省力。”近日,在浦城縣石陂鎮連墩村煙稻輪作基地,煙農華翔一邊往烤房中掛煙葉一邊告訴采訪人員。作為省級核心示范區的核心設施,連墩村102座新型烤房正成為當地煙農的致富引擎,也勾勒出鄉村產業共富的生動畫面。
共享烤房,帶動煙農共富。
走進連墩村,連片的新型烤房整齊排列。2022年在石陂鎮黨委支持下,村黨支部整合集體資金800萬元,建成了這座全省村級規模最大的烤煙集群。“以前分散建烤房,成本高、效率低,煙農常常為烘烤發愁。現在統一建設‘共享烤房’,不僅規范了生產流程,還通過出租模式為村集體每年增收20余萬元。”石陂鎮連墩村黨支部書記梁信和說。
烘烤,是烤煙從綠葉子變為“金葉子”的最關鍵一步,其質量直接關系煙農收入。“以往為保證烤房溫度,需要專人值守添加煤炭,如今烤房群配備了智能化控制系統和生物質顆粒燃料設備,一次添加生物質顆粒可持續燃燒數小時,無需專人看守,每畝用工成本至少降低200元。”石陂鎮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徐海霞說,同時,烤煙房的溫度、濕度都能精準調控,煙葉烘烤合格率從原來的85%提升到95%以上,煙農再也不用擔心烤壞煙了。
如今,智能化烤房群讓煙葉烘烤實現一鍵式操作,大幅提升了煙葉品質。據了解,2025年基地種植煙葉1708畝,預計產值達90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400萬元,村集體增收60萬元。
圖為煙農將煙葉掛入烤房。浦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跨村聯建,撬動產業共富。
連墩村耕地面積僅850畝,扣除水稻等作物用地后,適宜種植煙葉的土地不足500畝。為突破土地瓶頸,鎮黨委推行“跨村聯建”模式,牽頭連墩與塅尾、龍根、赤嶺等村成立煙稻輪作產業聯合黨支部。“我們通過聯合黨支部統籌調田,既保障了煙農種植需求,又優化了再生稻、煙葉等產業布局。”徐海霞告訴采訪人員,跨村聯建不僅讓連墩村的烤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帶動周邊村莊共同發展——煙農有了穩定地塊,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收益,實現一塊土地、多村共贏。
為解決煙后稻銷售問題,連墩村通過村企共建模式給出了答案。村黨支部與福建浦芝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煙后稻作為公司糧食基地,由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確保收購價不低于市場價。梁信和說:“通過合作社‘七統一’服務(統一育苗、機耕、移栽、植保、采收、烘烤、分級),每畝可節省種子、農資、人工等成本200元以上,加上村企合作兜底銷售,收入穩穩當當。”如今,浦城縣信禾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已吸納32戶社員,每年帶動3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近2萬元。
圖為浦城縣水稻收割俯瞰圖。浦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烤房共享到跨村聯建,從村企合作到全鏈條服務,連墩村正以烤房為支點,撬動產業共富的杠桿。實踐證明,只要找準產業升級的“關鍵點”,激活共建共享的“凝聚力”,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就能一步步變為現實。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