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宣威市格宜鎮的煙田里,到處是煙蚜繭蜂、太陽能誘捕燈與性誘捕器、藍板“協同作戰”的畫面,這是煙草部門的煙葉“保衛戰”,全程都在為煙葉生長提供保護。
“大家看,這些小小的煙蚜繭蜂,就是咱們煙葉的‘保護神’,每只繭蜂能讓10至15只蚜蟲僵化!”在格宜鎮陸村的煙田里,格宜煙站技術骨干趙德勝手中捧著裝有蚜繭蜂的容器,穿梭在煙田里,他輕輕打開容器,將蚜繭蜂釋放到田里,動作嫻熟而專注。
眼下,正是煙葉生長的關鍵期,也是蚜蟲等害蟲活躍的時節。傳統的化學防治不僅易造成藥害,還會破壞煙田生態平衡。煙蚜繭蜂的“上崗”,為煙草綠色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煙蚜繭蜂是蚜蟲的天敵,當它們被釋放到煙田后,會主動尋找蚜蟲,將卵產在蚜蟲體內,隨著蜂卵發育,蚜蟲逐漸僵化死亡,從而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趙德勝介紹:“我們根據煙區的農時節令,在蚜蟲始發期就開始投放煙蚜繭蜂,每畝煙田精準釋放800到1000頭,構建起天然的生物‘防火墻’。”
今年,宣威市大力推廣蚜繭蜂防治,配合性誘劑、殺蟲燈、藍板等物理防控技術,讓綠色防控成為煙葉質量安全、生態安全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堅固堡壘。該市全年計劃實施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24.97萬畝,每畝補貼1元,補貼24.97萬元,計劃放蜂49940盒僵蚜。
格宜鎮綠村煙農張喬林說:“放蚜繭蜂、放性誘劑、掛殺蟲燈、插藍板比打藥劃算多了,一畝地能省80元農藥錢,煙葉還不含農殘,煙葉的質量更好了。”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