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進入八月,云南宣威熱水鎮姑迤坡上的山風就裹挾著煙葉的清香掠過田野,一座座烤房里升騰的熱氣,正將一片片碧綠的煙葉“鍍”上金黃。時下,宣威市24.97萬畝煙葉全面進入采摘烘烤黃金期,從田間采摘到入爐烘烤,處處是忙碌的身影,處處透著增收的希望。
在熱水村四組的烤煙連片地里,煙葉隨風搖曳。而聯排的烤房邊,編煙的夾子排得整整齊齊,20余名煙農正編煙、入爐……動作精準流暢,宛如一條默契的流水線。村干部陶榮軍穿梭其間,一會兒指導大家掌握編煙密度,一會兒叮囑上桿時要輕拿輕放。
“當村干部,就是要帶頭發展產業,只有我干好了,群眾才有信心跟著干。” 陶榮軍擦了擦額頭的汗,他身后的200余畝烤田,是村里的“示范樣板”。從整地到移栽,再到如今的烘烤,他全程參與,不僅自己摸索出了實用技術,更是帶動了周邊村民務工增收。
人群中,56歲的周米花動作麻利的編著煙葉,皺紋里都是笑意:“92年我就開始種烤煙,都30多年了,如今干不動自家的了,就來幫忙,一天也能掙個百十來塊,可以了!這大半輩子,可能就指望著它了。”從自家種煙增收,到如今務工掙錢,烤煙早已成了老人生活里的“老伙計”,更是穩穩的收入來源。
得德村的煙田里,忙碌依舊上演。清晨的露水還掛在葉尖,10余名煙農就穿梭在齊肩高的煙株間,麻利地采摘著成熟的煙葉。這片上千畝的煙田,是宣威市的烤煙樣板田,還開過現場會。如今,每一株都承載著提質增收的期待。“技術主任劉天飛說道。
目光轉向落水鎮的五一村的煙田,眼前200余畝的蔥郁景象令人難以想象這里曾經抗旱保苗的景象。如今站在這里,一片片碧綠碩大的煙葉鋪展在煙田里,在陽光下泛著油光。站長楊俊撥開煙株,查看煙葉的成熟度,臉上滿是欣慰。
“助農抗旱保苗,是我們煙草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楊俊說,村里把這片地耕出來,統一種上烤煙,既促進了烤煙產業發展,又為煙農增收。“現在到了烘烤季,他們找的都是周邊村民,采煙、編煙、烘烤,一人一天能掙120元,煙農有收入,其它村民也能在家門口掙錢。
一片片金燦燦的煙葉,承載著煙農豐收的希望,也映照著宣威市烤煙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據悉,今年該市種植烤煙24.97萬畝,預計產量68.15萬擔,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下一步,宣威市將持續強化烘烤季的技術指導,周密組織后續煙葉收購,切實保障煙農利益,全力推動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