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25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正式發布和推廣第三十一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重慶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申報的“山地煙區數字化助農服務體系構建”項目獲評二等獎。
重慶煙葉主產區位于渝東南武陵山區和渝東北三峽庫區,煙葉生產面臨管理幅度寬、服務半徑大、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挑戰。近年來,重慶市局(公司)煙葉分公司聚焦山地煙區,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圍繞煙葉訂單“獲取、落實、生產、交付、評價”五大環節,建成省級煙農管理服務平臺,構建起“泛在化、敏捷化、透明化、協同化、智能化”的助農服務新模式,破解服務難題,實現服務方式升級、服務內容升級、增值服務升級,顯著提升了煙農滿意度和服務效能。
項目推進過程中,他們創新性融合管理理念與PDCA閉環管理體系,全鏈條強化數字化賦能,持續優化服務——訂單獲取方面,推行數字化簽章,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訂單落實方面,運用智慧育苗系統,提供精準預警信息;訂單生產方面,推行“無人機+AI”數字田管,實現田間管理便捷高效;訂單交付方面,開發“5G+智能收購流水線”,保障收購公平公正;訂單評價方面,開通線上評價渠道,優化適農適老服務體驗。
重慶煙區煙葉數字化助農服務的實踐,為破解山地煙區服務難題、推動煙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益參考。
服務方式升級,從“在路上”轉向“在線上”。建成重慶煙農管理服務系統,線上服務項目增加7項,平均辦事時間縮短63%;煙農交售煙葉耗時從163分鐘降至110分鐘,效率提升32.5%。
服務內容升級,從“會種煙”邁向“慧種煙”。利用閑置期智慧育苗設施開展生菜無土栽培,單棚單季產量7000公斤以上、年均幫助煙農增收15萬元左右,設施綜合利用率顯著提升;運用5G、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賦能煙草農業,累計培訓涉農人員5萬余人,吸引大量外出務工人員回流;閑置期烤房用于糧食、中藥材加工,每年帶動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約1500萬元。
增值服務升級,從“產品鏈”延伸至“產業鏈”。深化“以煙穩糧、以煙促糧”協作機制,每年開展糧煙復合種植3萬畝以上,聯合相關部門建設高標準煙田10.35萬畝,為煙農提供政策性農業保險;煙農收入持續提升,2024年戶均種煙收入達16.8萬元,每年帶動約1.3萬人就地就近就業。
重慶市局(公司)煙葉分公司表示,將持續優化升級煙農管理服務系統,著力構建集生產服務、專業化服務、技術服務、知識服務、惠農服務、運營服務及支付中心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持續推動管理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努力在煙葉高質量發展征程中交出優異答卷。
重慶巫溪煙農通過手機預約專業化服務。
在手機上查看煙田電子地圖。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