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分,夜色未褪,山東濰坊諸城市賈悅鎮的烘烤工場里,白煙已裊裊升騰,數十座烤房在熹微晨光中平穩運轉,開始了新一爐煙葉的烘烤工作。烤房旁,煙農透過窄窄的觀察窗望向里側,入爐不久的葉片慢慢泛起均勻的金黃,氤氳的水汽里透出陣陣香氣。
烤出煙葉“爐爐香”
這看似尋常的烘烤場景,正是濰坊煙草人雕琢煙葉品質的關鍵時刻。?今年以來,山東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錨定烤出“金葉”好品質的目標,從工藝、設施、隊伍三向發力,構筑起全方位的煙葉烘烤保障體系,讓每一片煙葉在科學淬煉中煥發最優品質。
工藝革新,“保香增柔”解鎖煙葉潛質
“多虧煙草部門為我們量身定制的‘保香增柔’烘烤工藝,你看這煙葉烤出來又軟又香,比往年強多了!”近日,在濰坊臨朐縣五井鎮花園河村的烘烤工場里,煙農王福明輕輕拿著一片剛出爐的葉片,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
煙葉的“蛻變”,源于濰坊市局(公司)針對煙區煙葉特性靶向研發的最新烘烤工藝。今年以來,針對部分煙區存在的烤后煙葉僵硬、香氣不足、品質波動等問題,該局(公司)組建團隊深入分析濰坊煙葉的鮮煙素質后,錨定“降低干燥速率、留住本真風味”的核心,提煉出“中低溫度、中高濕度、風速匹配、漸進排濕、延時增香”的技術要點,形成了涵蓋調溫、調濕、調風速、調排濕、調時間的“五調”工藝體系,不但順應了本地煙葉的生理轉化規律,又精準破解了“烤硬”“香淡”等難題。
“‘保香增柔’工藝的精髓在于抓住了煙葉內在物質轉化與外在形態變化的平衡規律。過去‘干得快、轉得急’的粗暴烘烤,本質是犧牲品質換取效率,導致煙葉僵硬鎖香。現在我們用‘慢烤五調法’,像煲湯一樣文火慢燉,才煉出這觸手生潤、遇火生香的金葉!”在煙葉烘烤現場,濰坊市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主任劉中慶結合生活常識通俗地向煙農們解釋工藝的好處。
烘烤專家現場講解“保香增柔”工藝
為讓“保香增柔”工藝真正落地生根,濰坊市局(公司)采取了一套多維度、全鏈條的推進“組合拳”。市縣站三級聯動,將業務會開到烤房旁、把培訓班辦在煙田間,結合身邊鮮活案例,用煙農聽得懂的“收益賬”解讀技術革新的必要性。行業專家帶著標準手冊深入一線,本地“土專家”則用生活化比喻拆解技術要領,在烤房旁搭起“田間課堂”。全市33個煙站均設立“保香增柔示范爐”,每個示范爐旁都配套建設對照烤房,通過葉片柔軟度、色澤鮮亮感、香氣濃郁度的直觀對比,讓工藝效果看得見、摸得著。
設施升級,“智能系統”把控烘烤精度
“叮——您的烤房濕球溫度低于標準值,請及時調整。”凌晨三點,濰坊諸城市石橋子鎮大張家莊村煙農鄭金平的手機收到一條預警信息。他點開“濰坊智慧烘烤”APP,遠程將烤房濕球溫度調高1℃,屏幕上的實時監控畫面顯示,爐內溫濕度逐漸恢復正常。“有了這套系統,再也不用整夜守在烤房邊了。”鄭金平感慨道。
這套讓煙農贊不絕口的“煙葉烘烤精準管控系統”,是濰坊市局(公司)近年來為適應煙葉烘烤新要求,創新開發的“黑科技”。它集煙農信息錄入、烘烤曲線管理、過程報警處理等功能于一體,實現了煙葉烘烤的自動控制、集中管理、遠程監控和遠程指導,讓烘烤精度邁上新臺階。
移動終端監控技術讓煙葉烘烤管理變得簡單而又靈活。手機端能清晰展示烤房分布、狀態、當前溫濕數據及設備工作情況。無論是煙農查看自家烤房,還是管理人員統籌全局,都能隨時隨地掌握權限內的烤房動態。“就像給烤房裝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啥情況都能掌握。”濰坊安丘市局(分公司)石埠子煙站烘烤主管宋曉飛拿起手機,邊滑動屏幕邊介紹,“你看,這片區域的12座烤房,哪個在升溫、哪個在排濕,一目了然。”
系統對工藝標準的嚴格守護,是烘烤精度的重要保障。其配備的全方位烘烤監控及預警功能,嚴格遵循專家制定的標準工藝,將烘烤人員的修改權限限定在規定限度內。一旦參數超出閾值,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若有人強行操作,不僅會向管理人員發送報警信息,還會將操作記錄到系統日志,從源頭守住工藝標準底線。
系統的智慧不僅體現在過程管控中,更延伸至烤后的數據沉淀。烘烤結束后,煙農和技術員可通過系統對烤后煙葉的柔軟度、香氣值、上等煙比例等指標進行量化評價,這些數據會與烘烤過程中的溫濕度曲線、風機頻率等參數自動關聯,形成完整的“工藝-品質”檔案,成為優化烘烤工藝的重要依據。
隊伍賦能,“專業團隊”夯實品質底氣
“這爐煙葉含水量偏高,定色期得延長2小時。”在濰坊柴溝鎮于戈莊烘烤工場,農民烘烤師陳光軍一邊查看煙葉狀態,一邊在記錄本上寫下調整建議。作為經過層層選拔的“土專家”,他如今能熟練運用各類先進的烘烤工藝,每年負責20余爐煙葉烘烤,出爐的煙葉總能片片生香。
一支高素質的烘烤隊伍,是工藝落地的保障。近年來,濰坊市局(公司)針對技術落地“末梢梗阻”痛點,構建起“三級烘烤技術管理隊伍+基層烘烤師隊伍”雙軌并行的專業化烘烤體系,讓精心制定的烘烤工藝最終在烤房操作中精準執行,保障了煙葉品質。
煙站烘烤主管對烘烤師進行現場培訓
市縣站三級烘烤技術管理隊伍是技術落地的“主心骨”。市局的烘烤總監,承擔著全市工藝標準的制定,還會定期匯總各地烤后煙葉品質數據,對工藝進行優化;縣局的烘烤主監,主要負責將市局標準轉化為區域可執行的方案,經常到轄區煙站和烤房,了解煙農對工藝的掌握情況,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技術要點,確保指導落到實處;煙站的烘烤主管,扎根烤房一線,煙農在烘烤中遇到問題,他們第一時間趕到,手把手幫忙解決。
與之相輔相成的是從煙農中層層選拔而來的烘烤師。他們經理論考試、實操考核和綜合評審后,通過系統培訓持證上崗。今年,全市共組建起400人左右的專業隊伍,按每40座烤房配備1名專職烘烤師的標準分布在各煙區,他們對烤房設備性能了如指掌,既熟悉不同鮮煙素質的烘烤特性又懂得各烘烤階段的技術要領,是技術落地的“生力軍”。
正是這支由管理“主心骨”與烘烤“生力軍”組成的“雙軌”專業隊伍,構成了濰坊煙葉烘烤質量保障的堅實基石。他們通過持續的培訓賦能和嚴格的考核管理,緊密協同、各司其職,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與執行力,共同將“保香增柔”等先進工藝精準轉化為烤房實踐,為濰坊煙葉保持“金葉品質”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從工藝突破到設施革命,再到隊伍筑基,濰坊市局(公司)的烘烤保障體系,不僅煉出了片片柔香的“金葉”,更夯實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正是這科技興煙、質量強農的生動實踐,為濰坊煙區鋪就了一條提質增效、助農增收的“金色之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