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未散,四川攀枝花煙田的輪廓已在黛色山巒間舒展。當第一縷曙光刺破云層,金色的光流漫過層疊的煙田,為墨綠煙葉鑲上毛茸茸的金邊。晨露沾濕的田埂上,十余架墨灰色大疆T70無人機如忠誠衛兵般靜立——這些被煙農喚作“鐵蜻蜓”的科技精靈,正以“施肥+植保+運輸”三位一體模式,在陡峭山地上空劃出智慧農業的“飛行線”。
?
“鐵蜻蜓”——大疆T70無人機
一機三用:山地煙田的全能變革
鹽邊縣溫泉煙點80畝梯田里,煙農葉朝友鞋尖踢開濕泥,俯身輕撫肥碩的煙葉。“瞧這個‘新家伙’!”他叩擊無人機冰涼的合金外殼,錚鳴聲驚起草叢里的蚱蜢。
今春購置的無人機,已在陡坡間創造奇跡:春耕時懸停拋撒的百斤肥料顆粒,精準落入輪距難及的梯田角落;植保季化身“田管幫手”,旋翼攪動藥霧精準覆蓋葉背,將農藥利用率拉升三成;此刻采收季,機身吊索正穩穩提溜著滿筐煙葉,沿山勢起伏的航線翩然歸航。
“買無人機花了4萬多塊,國家補貼了1.2萬。”葉朝友笑言道,“一機三用,全年無休,這筆錢花得值!”
?
煙農使用無人機運輸煙葉
只見兩臺四旋翼無人機穩穩地懸停在煙田上空,煙葉采收人員熟練地將100多斤采收好的煙葉裝入吊艙。隨著旋翼的轟鳴聲響起,運輸煙葉的無人機輕盈升空,僅僅3分多鐘,便飛越了500米的山脊,徑直抵達烤房群。
持證飛手:山鄉勞作的科技突圍
在仁和區啊喇鄉烤房群旁,煙農羅新洪手持遙控器,屏幕上跳動著實時飛行數據。
“考取操作證后,連懸停精度都能控制在厘米級。”他展示著嶄新的《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照》說。
在他身后,層層疊疊的梯田深陷山坳之中,車輛根本無法到達。羅新洪回憶道:“往年全家都得背著煙葉下山,肩膀都磨出了繭,一天也運不了幾筐。”而此刻,在旋翼卷起的風中,剛采摘的煙葉平穩升空,“現在有了這‘鐵蜻蜓’,我終于能直起腰歇口氣,也能騰出手來進行精準的田間管理了!”
傳統模式下,煙農需雇傭人工完成施肥、打藥、運輸三道工序,每畝綜合成本超800元。“使用無人機后,今年僅肥料運輸、農藥噴灑和煙葉轉運就能節省近2萬元人工費,兩年就能回本。”羅新洪給記者算起了收益。
?
煙農熟練操作無人機
無人機解決了困擾他家多年的運輸難題——過去全家當人力搬運工,日運量不超過500斤。現在單機單日運力可達1.2噸,且避開了崎嶇山路對煙葉的損傷。
跨業共享:無人機拓展果蔬運輸
“這臺設備不光運自家煙葉,還提供租賃服務!”煙農羅新洪介紹道,“連機帶人按天租出去,一天能有2000元收入。”羅新洪進一步補充道,這項服務在農閑時節還能拓展應用。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無人機操作員正仔細檢查槳葉和電池狀態,確保設備處于最佳飛行狀態。
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響起,無人機輕盈升空,沿著預設航線飛越植被茂密的山脊線。機腹吊艙可根據需求靈活調整,無論是運輸農資、果蔬,還是搭載測繪設備,都能穩定完成任務。短短幾分鐘后,無人機便精準降落在目標區域,展現出高效的山地作業能力。
?
煙農靠出租無人機運輸服務增收
這項跨產業的共享模式,不僅增加了農機設備的使用效率,還為飛手創造了額外收入。通過共享“無人機+”的便利,原本主要用于煙葉生產的科技裝備和服務,正延伸服務于更廣闊的山區農業需求,成為盤活資源、促進區域農戶增收的新途徑。
政策賦能: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攀枝花“無人機+”模式的興起,展現了農機農藝融合推動產業升級的成效。“適用農機是山區農業的關鍵,配套農藝是重要支撐。”攀枝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副經理張映杰表示,“降低勞動強度,才能增強農戶信心,穩固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行業累計投入409萬元專項資金。通過引進新機具、改造舊設備、研發復合機械等措施,推廣適用農機2570臺。目前,起壟、移栽等關鍵環節機械化率超60%,累計節約成本5000余萬元。
?
無人機運輸與操作掠影
傍晚時分,群山被鍍上一層金邊。無人機的航燈在山野間如星辰般依次亮起,旋翼攪動晚風,送來陣陣煙葉清香。這條由政策支持、市場推動、農戶參與的“低空天路”,正在改變傳統耕作方式。隨著智慧農業服務平臺的上線,無人機服務范圍已拓展至周邊5個鄉鎮,帶動200余戶農戶增收。
當最后一架“鐵蜻蜓”披著晚霞歸航,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將繼續在攀枝花煙區生動上演。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