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竹山,萬畝煙田綠浪翻滾,飽滿的煙葉在陽光下泛著油光。隨著煙葉采收季的到來,湖北竹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吹響了“金葉烘烤”的沖鋒號。職業煙農培訓如火如荼,烤房設備檢修緊鑼密鼓,專業技術指導細致入微……一場以科技為筆、服務為墨的“烘烤答卷”正在書寫,助力每一片煙葉煉成“黃金葉”,托起煙農的致富夢。
培訓“充電”鍛造職業煙農“硬本領”
“葉尖下垂主脈白,茸毛脫落是標準!”在竹山縣官渡鎮煙葉采收現場,煙農王太兵舉著煙葉樣本,向工人們講解成熟采收口訣。“以前采收煙葉請的工人,不知道標準,隨意采收,這次我參加了全縣的職業煙農培訓,我也可以當老師,給工人們講解煙葉采收要點了”,王太兵說。
為提升煙農科學采烤水平,竹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于6月初啟動了覆蓋全縣的職業煙農培訓工程。本次培訓以新煙農和鐵桿煙農為培育對象,橫跨全縣8個片區、6個鄉鎮,累計600余戶。培訓現場,煙農們人手一張“烘烤寶典”。“烘烤寶典”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復雜的烘烤工藝簡化為“三段五步十點式”的點對點設置,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煙農也能輕松掌握。
圖為開展職業煙農培訓時場景
“通過這次培訓,我們村烤出的煙葉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大家都在說培訓又漲知識,又學技術,以后一定要多參加。”柳林鄉墨池村職業煙農馬說文說道。
設備“體檢”筑牢烘烤保障“壓艙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煙葉采收烘烤季臨近,烤房設備的穩定運行是確保煙葉品質的“壓艙石”。為此,縣局(營銷部)未雨綢繆,在全縣范圍內打響了一場烤房設備檢修的攻堅戰。
技術員們肩負重任,深入每一個種煙村,對全縣烤房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無死角的深度“體檢”。檢修工作聚焦于烤房的“心臟”和“神經”系統:“自控儀是否精準;風機是否正常;溫濕度傳感器是否靈敏;線路是否老化......”。每一個儀器、每一處接口、每一段線路都經過技術員的嚴格檢測與調試,確保設備性能恢復到最佳狀態,為的“趕烤”季提供堅實的硬件支撐。
“這段時間我手機都是24小時不關機,煙農們隨叫隨到。”煙葉技術員劉猛說。
圖為技術員正在對烘烤設備進行檢修
服務“下沉”當好煙農身邊“貼心人”
“李站長,我這烤房濕度報警!”深夜11點,公祖煙葉收購站站長李林接到煙農求助后,立即驅車趕往現場,指導調整自控儀濕度曲線設置。這樣的“午夜救援”在烘烤季已成常態。
為讓煙農烤得放心,竹山縣局創新推出了“三分三定”服務機制:“分片區定責任、分環節定標準、分問題定措施”。技術員們扎根一線,從成熟采收到分類裝炕,從變黃穩溫到定色排濕,全程跟蹤指導,確保每一房煙葉都能烤出最佳品質。竹山煙草的“炕頭課堂”和“一對一”指導服務,讓技術真正走進煙農的烤房。
在樓臺鄉,因為是新產區,技術員劉才奎吃住均在烤房,同煙農一起作息,巡回做好煙農的烘烤指導。“變黃期、定色期最為關鍵,每隔2—3小時就要來看一次。”劉才奎說,雖然辛苦,但想到一爐烤煙就是煙農的幾萬元收入,絲毫不敢大意。
圖為煙農和技術員查看烤后煙葉
在柳林鄉的烤房群里,煙農王關兵捧著剛出爐的金黃的煙葉笑逐顏開:“這葉子油潤清香,今年一定能賣出好價錢!”
爐門開啟,金葉飄香。這醉人的色澤與醇香,是科技力量在竹山煙田寫下的生動注腳。從“經驗烤”到“科技烤”,竹山的“金葉故事”正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每一片金葉都在訴說著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的動人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