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桿煙葉工作站工作站免費為煙農建的烘烤房
“自從種植煙葉后,不僅把當初養豬所欠的50余萬元外債還清,還買了車,下一步的目標,爭取今年掙錢明年蓋新房呢。”昨日,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高店鄉煙農王立和向記者說道。聊起自己種煙的往事,王立和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
養豬破產轉行種煙后翻了身
提起自己的往事,王立和不禁感慨連連,“往年我也是村里有名的養豬大戶,可是在2014年,突如其來的一場豬瘟疫情,致使所養殖的56頭生豬病死,我也就欠了50多萬元的外債,日子也一天不如一天了。后來聽說種植煙葉能掙錢,我就開始轉行種煙葉,經過幾年的努力,不僅還清了債務,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
“經過了解,煙葉種植收入較養豬來說,比較穩定。因為煙草公司是按照合同保證收購,收購價格公開公正,只要愿意下力氣,加上煙草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靠著種煙致富絕對不是什么問題。而且每年9月份賣煙時,煙草公司都是當天現結,也給我們解決了很大的難題,孩子開學的學費也能有了著落。”王立和說道。
煙苗培育大棚
妻子眼中“打不死的小強”
說起自己的丈夫王立和,妻子齊蘭英說多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他是“打不死的小強”。
齊蘭英告訴記者,剛開始種植煙葉的時候,也沒有什么信心,想著還不如種植一些傳統農作物,心里也有把握一些,每年好歹也能掙個3、5萬塊錢,等到農閑后,還可以出外打工,再掙點補貼。
“但他種植煙葉后,就像著迷了一樣,為此,我們兩口子還經常吵架。煙葉種植,每年2月份開始,就要進行準備,在田地里深翻,冬耕,起壟。等到4、5月份,正是煙田最忙的時期,丈夫需要帶人下地干活,夜晚經常忙到11點多回家。等到烘烤煙葉的時候,4個小時要觀察一次烤煙情況,期間吃不好、睡不好,都是常事。”齊蘭英介紹道。
王立和向記者介紹道,剛開始妻子對于種煙并不看好,在年份不好的時候,受病害、減產的影響,除去成本,純收入也剩不了多少;2018年是種植煙葉最好的年景,一共種植了80畝煙葉,除去人工、肥料等成本外,收入達到了20余萬元,家里的欠債不僅還了一部分,還添了一輛小汽車呢,妻子也慢慢地理解,并支持自己的事業。
大棚煙苗長勢喜人
未來要當一名“鐵桿煙農”
信陽市煙草公司楠桿煙葉工作站工作站站長萬鑫提起王立和時,不禁豎起了大拇指,“他是真正要在煙葉種植上,干一輩子了。前些年,王立和兩口子經常因為種植煙葉的事情,鬧矛盾,發生口角,我不僅要負責正常的工作之外,還經常‘客串’調解員進行調解呢。隨著煙葉種植的前景越來越好,他們兩口子的收入不斷增多,兩人都堅定了種植煙葉的信心。”萬鑫笑道。
王立和也是一個愛鉆研的人,為了提高種煙機械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成本,王立和還喜歡鉆研農機具,在施肥等方面,通過將農具改良后,不僅節省了投入成本,還緩解了人工不足的問題。近年來,王立和不斷加大投入,在煙草公司的幫扶下,先后購置了拖拉機、旋耕機、中耕機等設備。
2020年,信陽遭受了60年一遇的澇災,王立和80畝的煙田被洪水漫灌,路基挖斷了積水也排不出去,60畝煙田絕收,王立和的前期投入全部付之一炬。楠桿煙葉工作站突擊救災小分隊第一時間幫助其排澇,搶收煙葉,指導異常煙葉烘烤,后來保險公司及時給予理賠,信陽市煙草公司又申請撥付救災補貼,填補了王立和的虧空。
王立和向記者介紹道,2021年,信陽市煙草公司向廣大煙農推行“六免一補”政策,不但免費為煙農提供肥料和飛防服務,在冬耕、起壟、中耕等農事操作環節給予資金補貼,還為煙田購買了政策保險和商業保險,又為我們爭取了68%的稅收返還補貼。假如遭遇災情導致煙葉絕收,每畝最高可賠付1900元,煙葉種植風險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也大幅度減少了,實實在在給了大家動力和信心,往后的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