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你們這支種煙娘子軍,我今年100畝煙田的雇工問題就不用愁了,這真是去了我的一塊心病啊!”近日,在江西贛州石城縣高田鎮上柏村煙田里煙農陳遠朝對著正幫他小培土的工人熊秀香開心的說。
煙農陳遠朝今年種植烤煙近100畝,煙葉移栽季,他正愁請不到工人時,駐村煙技員吳敏幫他聯系到堂下村的種煙“娘子軍”們。
“娘子軍”是怎么回事?
原來,2020年冬,在石城縣“種煙科技示范戶”評選活動中,高田鎮堂下村煙農熊秀香從1300多戶煙農中脫穎而出,成為26位獲獎者中唯一的女性煙農。
這個美名傳開后,鄉鄰們總有人想找她嘮嘮,學習點經驗。
1990年10月,熊秀香新婚后,小兩口只有一間土坯房、幾畝地,還承擔了父母家的不少外債。
“怎么辦?”頭腦靈活的熊秀香在自家的幾畝地上打起了主意。“種煙不錯,石城煙草有人專門指導,不怕技術不過關,而且收益比較穩定,是致富的好路子。”經過多方咨詢論證,小兩口決定依靠種煙致富。在當地政府和石城煙草的扶持下,他們從1991年種起了3畝煙葉。兩口子起早貪黑,苦干實干,很快就有了收益,種煙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前些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多了起來,有的地撂荒,一直苦于無法實現規模種植的熊秀香又有了主意——流轉土地。就這樣,她家的煙葉種植面積不斷攀升,很快達到了50多畝。最開始,夫妻兩個還能自己應付地里的活。可隨著地越種越多,管理精細化提上日程,要操心的事多了,必須雇工。
50多畝地,農忙時候得雇八九個人。熊秀香為人誠信,工資日清日結,從不拖欠,幾年下來,雇工有了相對固定的“班底”:“都是村里的留守婦女。”
但僅靠自家的這幾十畝地,做工的姐妹們掙不了多少錢。熊秀香又有了主意:“這幾年經過流轉土地,種植大戶多了,可以把幫自己做工的姐妹們組織起來,統一學習技術,輪流到各家幫工。”在熊秀香的組織下,一個“中老年務工服務隊”成立了。由于“服務隊“服務質量好,技術能過關,又是清一色的女性,因此,煙農們都親切的稱他們為“煙田娘子軍”。
2014年,熊秀香帶領姐妹們加入了煙葉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隊,“從育苗到烘烤再到分級,幫完這家幫那家,光種煙這一項,一年有8個月左右能掙到錢。”服務隊隊員熊蓮英說,她們在農忙時節組隊到各家幫工,每個隊員每年僅依靠煙葉產業鏈務工就能增收近2萬元,“其他地里的活兒有需要我們也去做,只要勤勞肯干,不愁沒錢掙”。
工人年年干,越干越老練,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得更好。“熊秀香最大的優點是‘能接受新技術’——每次煙農培訓,她聽得最認真、做得最仔細;煙站宣傳‘煙田深翻’后,熊秀香家每年11月份就開始落實;強調清除田間不適用煙葉的好處后,熊秀香帶領著工人們‘清除底腳葉’,五六月的大熱天,從天亮干到中午……” 石城巖嶺煙站站長吳敏贊許道。
地越種越多,日子也隨著越來越好。這些年,依靠種煙,熊秀香兩口子不光還清了外債,還在縣城購置了商品房,供養了3個小孩上大學。
“現在的種煙政策好、服務好,有了這么好的條件,我們也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熊秀香說,既然她評上了“科技示范戶”,就會繼續做好“示范引領”作用,落實好標準化種煙技術,把煙種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