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作
勞模感言:榮譽既是對我的鼓勵,也是一種鞭策。我將繼續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為煙農提供優質服務。
“我從來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樣一份至高的榮譽,我只是想盡自己所能幫助煙農、服務煙農,只要煙農滿意,我就心安了。”得知自己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時,云南省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首席烘烤師、中級農藝師袁坤謙虛地說道。
1996年,袁坤從昭通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后,便來到昭通市局(公司)基層煙站工作。2007年,基層工作成績優異的他被調入昭通市局(公司)技術中心,專門從事煙葉烘烤工作。
對于昭通的很多煙農來說,煙葉種植是家里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因此,“減工降本、助農增收”不僅是袁坤任勞任怨、刻苦鉆研的初衷,更是他堅守一線、服務煙農的方向。
2019年,昭通煙區遭遇嚴重旱情,田間煙葉后發、返青現象嚴重,煙葉烘烤難度空前加大。既要保烘烤質量不降低,又要保煙農收入不減少——袁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同事們臨危受命。
一刻也不能等!袁坤立即帶領工作室成員駐扎在烘烤工場開始測試,分析研究影響煙葉烘烤的各種因素,經過反復試驗對比后確定了一套以煙葉變化狀態為核心的烘烤方案。來不及休息,連續5個日夜每天只睡3個小時的袁坤便又和工作室成員兵分幾路,奔赴各種煙縣區,白天組織群眾學習新的烘烤方法,到田間指導如何采摘,到烤房指導如何烘烤;晚上組織烘烤技師、技術人員和部分煙農召開培訓總結會,分析特殊天氣對烘烤的影響,總結經驗和成效。經過3個多月的苦戰,他們終于使全市煙葉烘烤損失率有效降低,確保了煙農收入的穩定。
想煙農之所想,急煙農之所急,一直是袁坤及其工作室成員秉持的工作原則。
2020年夏天,袁坤接到大關縣妥河村煙農趙洪的求助電話。原來,趙洪種植的是新品種,當時已到了烘烤階段,但由于品種特殊,配套烘烤工藝不適用,導致4爐煙葉全部烤壞了。
袁坤第一時間趕到趙洪家,了解情況后迅速帶領當地烘烤技師研究解決問題。為了能夠及時觀察烤房里的煙葉變化情況,他們在離烤房不到5米的倉庫里用磚頭、木板搭起了簡易床,和煙葉睡在一起。
“只有全程親歷,才能找到癥結所在。”經過一個星期的烘烤試驗,袁坤帶領大家化解問題、掌握規律、總結經驗,形成了一套適合新品種的煙葉烘烤工藝。
多年來,袁坤一直專注于煙葉生產技術創新工作。他設計的可移動式復合保溫密集烤房,能重復拆卸使用,在提高烘烤質量的同時,還能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如今全市已推廣4500座;他研究的密集烤房疊層加密建設及烘烤技術,使國家標準尺寸密集烤房裝煙容量大幅增加,烤房建設成本和烘烤成本明顯降低,2012年以來在全市14344座密集烤房中推廣應用,累計節省資金14284萬元;他完成了密集烤房純電能烘烤研究,對現有密集烤房進行改造,以電能轉換熱能替代燃煤,解決了“密集烤房烘烤能耗較高”問題,進一步降低了煙農烘烤成本,保護了生態環境;他研發了翻筐針插式散葉烘烤裝置及配套烘烤工藝,通過散葉裝筐烘烤的新模式,革新了鮮煙編桿、掛桿烘烤的傳統烘烤工藝。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袁坤說,“我相信,只要刻苦鉆研,注重增加自身業務知識儲備,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勤于思考、善于創新,就一定能在烘烤戰線爭當先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