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奮斗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州卷煙廠就地技術改造的一線,干在前、沖在前,甘愿做技改上的“孺子牛”、攻堅上的“拓荒牛”、工作上的“老黃牛”,被評為廠2020年度“勞動模范”。他,就是就地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部電氣管理員張洪志。
永葆初心再出發
2020年初,青州卷煙廠就地技術改造獲得國家煙草專賣局批復,被列為濰坊市重大項目。作為曾經為廠“十一五”技改奮斗過的技改工作者,張洪志重整行裝再出發,將黨性挺在前,時刻發揚黨員甘于奉獻、樂于奉獻的精神,帶領年輕技改參與者披荊斬棘、破克難關,保障項目建設平穩推進。
ZJ116A-ZB48A作為青州卷煙廠首臺超高速卷接機組,在機組安裝調試前期缺乏相關安裝調試經驗,設備調試過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調試初期,機組調試人員遇到了濾棒接收裝置頻繁堵塞的問題,張洪志帶領一支年輕的技改隊伍,深入調試現場,共同查找濾棒接收裝置堵塞原因。
通過檢查,他們發現原有程序與現有濾棒接收機要料信號延時時間存在不匹配,最終導致濾棒接收機頻繁堵塞。摸清原因后,張洪志主動協調調試安裝人員優化原有程序,順利解決了堵塞問題,經過十個多月的不斷調試,超高速卷接機組生產的產品達到工藝質量標準投入試生產。
愛崗敬業講奉獻
把就地技改項目打造成陽光工程、廉潔工程、優質工程是每一個青煙技改人的奮斗目標,作為一名“老技改”,張洪志主動擔負起推車前行的重擔,充分體現共產黨員忠心耿耿、埋頭苦干的敬業精神,發揮“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品格,為項目的順利開展、安全推進、規范完成盡心盡力。
為確保圓滿完成技改項目工作,張洪志犧牲個人休息時間,每天來的最早、走的最晚,周六周天主動加班延點。他主持的YB18A卸盤機專用設備購置項目在此期間順利通過審批并簽訂購置合同,為新增濾棒自動發射設備做好準備。同時,張洪志編制部門擬建資本性支出項目12項,獲公司立項8項;負責編制提報部門采購計劃23項,編制提報就地技術改造項目采購計劃14項,并主持完成創新項目2項,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020年年末,正值超高速機組調試進入關鍵期,張洪志的母親突發重疾,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就醫。面對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張洪志陷入了深深的愧疚:“這段時間工作太忙,陪母親健康體檢的計劃一拖再拖,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就不會拖這么嚴重了……”
看著深深自責的張洪志,家人明白張洪志內心的煎熬,也深深明白他的心思早已被項目占據,拉著張洪志的手說:“你回廠里工作吧,咱媽這里有我照顧!”張洪志給母親整理了下被褥,道別后急匆匆趕往單位。直到母親康復出院,他一直堅守在技改施工工地,奮斗在技改工作前線。
持續創新求突破
技改工作是一個基礎性、前瞻性、創新性的工作,作為就地技改項目工藝設備組骨干成員,他堅持做到想和做有機結合,用新思維解決新問題,積極參與就地技改項目工藝流程設計與設備布局圖、電控集控方案編制等工作,獲得《制絲煙包出庫編碼系統》等軟件著作權專利,5篇專業論文在國家級期刊發表。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張洪志充分發揮創新排頭兵的作用,夯實技改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助力技改工作創新性突破。在工藝路線規劃與設備對比分析前期,面對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迭代更新快等難題,他結合前期技改工作經驗,潛心攻關技術難題,對比分析工藝技術、工藝設備優缺點,從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等方面參與路線規劃相關論證,先后協調設計院完成總圖方案6稿,協調工藝設備布局調整優化6稿,為技改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
同時,他根據新投資政策要求,6次組織對項目專用設備進行逐臺初步選型、核定投資估算,匯編專用設備136臺套,通用設備463臺套。依據專家論證意見,優化項目建設方案和投資,短時間按要求形成項目《申請報告補充說明》,在項目申報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工作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張洪志將立足崗位,用平凡的耕耘、默默的付出、進取的意志,助推就地技改項目順利推進。他繼續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彰顯青煙人銳意進取的意志,用行動助力“專精特”卷煙制造強廠建設。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