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湖南省郴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推進福城金網、福城金葉、福城煙云、福煙家園“四福工程”建設過程中,強化創新驅動、完善創新機制、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創新人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的同時,也涌現了一大批潛心科研攻關、勇于追夢筑夢的創新“工匠”,煙葉生產技術中心科研員肖艷松就是其中之一。
郴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科研員肖艷松
創新的底氣源自深厚的積淀
肖艷松2006年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入職郴州煙草在基層從事煙葉工作,2014年選調到郴州市局煙葉生產技術中心,開展煙草栽培與植保科研工作。從業十多年時間,肖艷松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在學習和實踐中努力錘煉過硬的本領。
肖艷松的家里書房的物件,都有“兩套”。書柜有兩套,除了一套給孩子放學習資料外,另外一套深色木質柜中,里面滿滿當當裝著政治理論、煙葉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書籍,這些書本分門別類陳列,很多都有翻閱多次過后的褶皺,有些還夾著簡易書簽。書桌也有兩套,并排放置在書柜對面,孩子做功課的時候,肖艷松也會坐在旁邊,安靜得像個“小學生”,邊看書邊做筆記,多年堅持下來,記下了40多本筆記“作業”。對于“書香門第”的理解,之前我總停留在家境殷實、大儒輩出的傳統印象上,直到遇到肖艷松才讓我明白,學風淳樸、以身作則、養成習慣,或許才是“書香門第”的氛圍和真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學習、善于學習。如若不然,就把不準科技發展的方向,就弄不清技術背后的原理,就做不到技術應用到工作如指臂使。”肖艷松堅定地說道。成長沒有任何捷徑,正是憑借著自己對事業的滿腔熱愛,以及“十年如一日”的定力,肖艷松以夢為馬、以學為先,厚積了深厚的知識底蘊和專業積淀,促使她由一名“職場小白”到“專業科研工作者”蝶變。
豐收的成果源自精心的耕耘
2014年,肖艷松接手“新配方育苗營養肥研制”工作任務,實驗室地處桂陽縣局一個煙草站內,肖艷松就和同事每天坐101公交車辦公室、實驗室來回奔波。時值寒冬,由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經常面臨停水停電的情況。無論天氣多么惡劣,肖艷松仍能嚴陣以待,哪怕手腳凍得發麻,她在實驗中配方計量誤差仍能控制在毫克的范圍內。盡管條件十分艱苦,肖艷松仍然堅持不停地試驗,追求最佳的配方產出,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百次,在她反復操作驗證下,最終研制出一款水劑式產品,并在第二年優化成為粉劑式更實用的育苗營養肥產品。新配方肥的研究應用,有效提升了煙苗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2015-2017年,該成果全面推廣應用至60多萬畝煙田,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918.23萬元。
在煙草農業科技創新上的道路上,肖艷松時刻踐行著“科研應該花得起時間、耐得住寂寞”的理念,她潛心科研、甘于寂寞、拼搏奮進、攻堅克難,在煙區處處閃耀著她巾幗的風采,炎炎烈日煙田中汗流浹背地調查測量數據,鄉間小道田埂邊現場細心地指導煙農生產技術操作要點,辦公室深夜加班加點討論QC課題、撰寫科研論文……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科技創新領域中,她以頑強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堅持不懈努力,主動創新、厚積薄發,解決難題、服務煙區,為郴州煙草科技創新事業增添了豐富、絢爛的一筆。“巾幗不讓須眉,肖艷松是栽培土肥技術研發、植保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應用‘達人’,她的勤奮、專注、進取,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帶動了科研創新工作。她是我們身邊的好榜樣!”她的直屬領導郴州市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主任曹志輝如是評價。
近年來,肖艷松先后參加國家局、省、市局重點科研項目30余項,推廣成果轉化技術10余項,獲得國家局、湖南省局和郴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11項,獲國家局省局QC成果獎4項,獲授權專利17項,在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論文5篇,參與編寫論著《郴州優質煙葉生產與開發》《煙草農藥藥害與科學使用》2本,制定企業技術標準和規程20余項,并獲“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精益十佳個人”、2020年度中國煙草總公司“創新爭先獎”等榮譽。
科研的初心源自人民的情懷
2020年5月的一天,肖艷松接到一個求助電話,電話的那頭,一名漢子帶著哭腔嘶啞地傾訴道:“肖技術員,我這一百畝煙田的煙葉全是病斑了,我可怎么辦吶!”在了解情況后,肖艷松得知,來電的是桂陽縣敖泉溫溪村種植大戶曾能尚,他的妻子鄧名鳳前段時間被確診患顱內動脈瘤,正需大筆治療費用,眼瞅著煙葉收成的救命錢可能打水漂,心里的著急不言而喻。在安撫好曾能尚情緒后,肖艷松冒著雷雨交加的惡劣天氣,立即動身趕往桂陽煙區。車行至離目的地還有七八公里的山口,突遇山體滑坡堵住了路,感同身受、心急如焚的肖艷松沒有任何遲疑,套上雨衣、換上雨靴迅速前往,踩著泥濘的山路、田路,滑倒了兩次也阻擋不了她疾行的腳步,一個半小時后到達曾能尚家煙田處,她顧不上整理身上的泥水,就一心撲到煙葉里開始了病蟲害診斷工作。
經過現場勘查、癥狀分析,肖艷松確定這片煙葉患的是靶斑病,并運用專業所學,開出了“藥方”,并耐心告知曾能尚病蟲害治理的注意事項。“您不要著急,按時噴施藥劑,半個月左右就能治好。”曾能尚聽聞有法子挽回,緊張的表情才得以舒展。看到肖艷松這樣忙前忙后、滿身泥土,心里十分感動又覺著有些歉意,肖艷松看著這個農村漢子尷尬的表情,微笑著說:“為大家服務,是我們應該做的,這段時間我會跟蹤病情的,您放心吧!”在肖艷松和當地煙葉技術員的共同指導下,半個月后,曾能尚的煙葉也全部解除了病情警報,當年煙葉取得了量好質優的豐收。此外,肖艷松還主動發動捐款,聯系身邊的同事、朋友為他老婆籌集醫藥費,曾能尚的妻子從鬼門關打了一轉,成功手術并逐漸恢復身體。時至今日,曾能尚提起肖艷松,還是會激動地道,“肖艷松就是我一家的大恩人吶!”
“在這個崗位上能為煙農分憂解愁解難,是特別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情。”肖艷松是農民子弟兵,切身體會到煙農的勤勞、辛苦,她躬耕煙田、專心科研,心系一方百姓、一方群眾;肖艷松還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她將自己對初心使命的理解,轉化成為了工作中沖在前、作表率、當先鋒、辦實事的實際行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