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乙未羊年。
這一年,王玲44歲,是安徽省樅陽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的一名普通黨員。與疾病抗爭康復后,在單位和家人的關懷下,她重拾信心和美好,回到工作崗位。
這一年,余鳳英60歲,是樅陽縣會宮鎮慶華村的一位普通婦女,丈夫因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一家人忍受著疾病和生活的雙重壓力。
這一年,樅陽縣局(營銷部)積極響應黨中央精準扶貧的號召,全體黨員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慶華村68戶貧困戶。王玲和余鳳英,兩個生活迥異而又共同經歷了磨難的女人,在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軌道”上相遇了。
第一次走進余鳳英家,王玲被這個家庭無比壓抑的氣氛包圍。“老伴需要化療,是個無底洞,已經成家的兒女在外打工養家糊口。”余鳳英喃喃自語。一種似曾相識的陰霾籠罩在王玲心頭,她下定決心,要幫眼前這個瘦弱的女人和這個窮困的家庭走出困境。
作為一名黨員,在工作和生活中,王玲常常幫助老弱病殘零售客戶,但她知道,這次不是簡單的給予就能解決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幫這個家庭重拾生活的信心。
經過了充分的調研和思考后,王玲全面掌握了余鳳英的家庭情況,并為她量身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第一步,重拾生活信心。王玲決定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實際行動打消這個家庭的顧慮。她先是現身說法,說自己的求醫問藥之路,說自己與疾病斗爭的過往,說自己的康復過程,說自己的堅持和生活的回報。接著,她宣傳國家相關政策,一項項講解幫扶政策。同時,王玲多次往返村委和相關醫療部門,一件件落實余鳳英丈夫的就醫報銷事項。
第二步,解決實際生活困難。余鳳英夫婦舍不得購買任何營養品,王玲每月給他們帶去牛奶和新鮮的水果,還自費幫其購買營養品、部分藥品。余鳳英家的自來水安裝在墻外,冬天使用非常不便,王玲想方設法幫他們把水管接到家中。逢年過節,王玲還總是拎著生活必需品上門,送上祝福的同時也給余鳳英帶來最真切的關懷。
第三步,找到收入來源。樅陽縣局(營銷部)投入幫扶資金,給慶華村的貧困戶購置果樹苗、豬仔、雞苗等,并提供技術指導。受惠于此,余鳳英夫婦種植了西瓜、桃樹,養殖了豬和土雞,王玲想辦法幫他們打開銷路,自此,這個家庭有了相對穩定的經濟來源。
在這樣的傾情幫扶中,2018年,余鳳英一家順利脫貧。
脫貧目標實現后,王玲每個月依然會拎著日用品來到余鳳英家,就像一個女兒回娘家;余鳳英也會積攢下許多土雞蛋,要王玲帶回家去,就像一位淳樸的母親。
2021年,辛丑牛年。
這一年,王玲50歲,即將退休,但她對黨的事業、對鄉村振興工作的熱忱依舊。
這一年,余鳳英66歲,她家的家庭債務已經還清,生活逐步向好。在黨的好政策中,在樅陽縣局(營銷部)和王玲持續不斷的幫助下,余鳳英的腳步在走向小康的征途中越來越有力、越來越堅實。
今天,王玲和余鳳英早已成為彼此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她們早已成為血脈相連的親人。
鄉村振興路上,她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