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75年8月18日的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漢中卷煙廠,迄今46年了。這46年,是全體干部職工團結協作、敬業奮斗的46年,是一代又一代漢煙人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的46年,是大家不斷提高工作技能、不斷學習創新的46年,是大伙眾志成城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46年。原制絲車間員工黃曉玉就是其中的一員。
黃曉玉曾在制絲線上兢兢業業工作了20多年,是制絲車間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雖沒有驚心動魄的事跡,也沒有色彩斑斕的傳奇,追溯走過的路,卻有著幾十年如一日,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勤勤懇懇、默默奉獻的平凡工作生涯。尤其是她把“質量就是飯碗”的質量意識牢牢樹立,強化操作行為規范,不斷提高工藝紀律,保證煙絲質量,為車間和企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身先士卒干工作
黃曉玉1969年生,參加工作以后一直熱愛工作,敬業愛崗,埋頭苦干。在工作中黃曉玉精神抖擻,樸實中透著剛毅,她所在的摻配工序承擔著全車間葉絲、梗絲、膨脹煙絲、薄片絲以及返工煙絲的混絲摻配任務,是一個時刻準備應對工藝事故處理的“技術活兒”。
作為摻配工序的班長,若不對各項工藝指標及設備參數了如指掌,中間的任何一個工作失誤都可能造成巨大的質量事故。為此,黃曉玉經常帶著班上的年輕職工到現場熟悉設備性能,無論是嚴寒和酷暑,在車間制絲輸送帶延伸的地方,經常都能看見她忙碌的身影。作為一名老職工,黃曉玉總是吃苦在前,凡事親歷親為。2011年,由于特殊氣候問題,漢中地區連降暴雨,兩天內的降水量達到了80mm,導致漢中地區多處路段積水嚴重,聯合工房頂層的防水機構也因暴雨而失效,制絲車間多處出現漏水情況。為確保產量和工藝質量,車間組織抗洪搶險隊疏通路面積水,并搶修樓頂防水層。
當時,正是夏季,黃曉玉作為搶險隊的一員,帶領班上幾位年輕的同志,冒著40攝氏度的高溫在車間櫥柜頂部輸送帶設置塑料箱承接滲漏的雨水。車間漏水處多達幾十處,她帶領著班組成員不辭辛苦,將近百只塑料箱放置在了幾近十米高的櫥柜頂端。并且早上天剛亮就登上柜頂巡視檢查,將快接滿水的箱子抬下并放置新的空箱,一直要到下午5點接班時才收工,中途還要進行換牌掃尾以及填寫換牌換批記錄以確保正常生產,憑著她的一股子干勁,硬是和年輕人一起將車間所受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黃曉玉由于勞累過度病倒了……在醫院躺了好幾天,但她卻毫無怨言:“我的身體是小事,決不能讓國家財產受到損失”。這是她忘我工作的一個縮影。
堅守崗位保質量
在黃曉玉的眼中,沒有星期天,也沒有節假日,不論是天寒地凍,還是盛夏酷暑,她在偌大的摻兌間來來回回的身影隨處可見。每逢換牌換批,黃曉玉總是到前段的烘絲工序現場查看水分儀及物料流量,對尾料的剩余情況做最直觀的統計,努力做到梗絲摻兌精度誤差達到最小。有一次,生產臨近結束時梗絲柜耙釘突然出了故障,她連忙跳進梗絲柜,手腳并用將梗絲推入輸送帶,并及時通知了維修人員,最終成功地保證了摻兌精度,而她本人從頭到腳都布滿了厚厚的煙灰。
在生產H牌號煙絲時,需要摻配薄片絲。由于工藝流程的限制,導致薄片絲在貯柜中的料位高低不平,如不及時調整貯柜底帶速度,薄片絲就會在電子秤上端的料斗結團從而造成堵料。所以,黃曉玉總是站在柜頂,向中控操作人員反饋實時的料位信息,協助調整底帶速度。當人手不夠時,她也總是第一個主動放棄休息加入到工作中,哪怕家里還有生病的老伴和剛出生不久的小孫孫……
在月末檢修高峰,緊張的維修保養工作使得機修班維修人員以及各工序班長格外繁忙,往往一干就是一天,常常是困得實在不行就輪流躺在更衣室小憩一會兒又開始工作,正是有了他們的執著,才使得車間設備安全平穩地運行著。
言傳身教促安全
“安全工作永遠要擺在第一位,特別是摻配工序的工作,由于面積大、柜子多,很容易發生高處墜落或者碰頭等安全事故。”黃曉玉除了毫不保留地對年輕人及新進人員教授技術,還隨時給大家灌輸安全生產工作理念。
“不要粗心大意,一定要保證安全生產才最重要”。在平凡的崗位中,每次工作黃曉玉都要提醒周圍人員注意安全。黃曉玉和車間的每位員工都時刻牢記遵章作業的要求,嚴守兩票三制度和嚴格遵循規程制度,確保了安全。在她幾十年的值班工作中,班組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和違章行為。這就是她,一個樸實平凡的勞動者,用勞動創造著物質財富和幸福生活,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自己全部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