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若蒲葦、心如磐石”是她的個性簽名,她如同這個簽名一樣,堅韌、剛強、刻苦、勤奮。
她叫李紅霞,一個平凡煙葉工作者,煙農們總是親切的叫她“紅霞”,稱她是真正的紅花。她卻說,“我要做綠葉,在煙田里,煙葉才有價值,煙花汲取養分、沒有價值”。
李紅霞是河南開封人,2013年,她從河南農業大學本科畢業后,背井離鄉,只身從河南鄭州來到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迎接她的第一份工作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煙葉工作。
從大學校園到工作崗位、從城市到農村、從中原大地到江南水鄉,飲食習慣的差異、語言交流的障礙客觀存在。剛到峽江時,紅霞總聽不懂煙農在講什么,吃不慣一日三餐的米飯,習慣不了無處不在的辣椒,煙農們對她也半信半疑,直接質疑“你這個娃娃,能指導我們種煙?我種煙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面對煙農的質疑、語言的不通、農村生活條件的艱苦、李紅霞始終很堅定:“我要用專業知識,取得煙農的信服,幫助煙農把煙種好、把效益提上去”。
為方便工作,紅霞長久住在鄉下,閑下來就跟煙農聊家常、聊種煙,學說當地方言。功夫不負有心人,紅霞果然在短短的時間就能用峽江方言跟“老表”交談,也憑借過硬的技術取得了煙農的信任。
“今年烤煙的時候,真是多虧了紅霞呀!不然我第一烤煙真的要泡湯了啊! 40多度的烤煙房,她鉆進去幫我修掛煙梁,才保住了我的第一烤煙,幫我挽回了七八千元的損失,我對她就一個字,服!”說到李紅霞,煙農胡德頌笑著豎起了大拇指。在煙站工作這些年,她早已通過自己的熱情和努力,贏得了當地煙農的認可。
工作中,紅霞把煙農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精心指導壯苗培育整地起壟、打穴移栽、田間管理、采收烘烤、專分散收等各環節工作。炎熱的六七月份,她穿梭在煙田與烤房點,指導成熟采收、裝烤配烤、燒火控溫、煙葉烘烤,火辣的太陽、火熱的烤房,臉被曬得黝黑、汗水濕透了衣服;寒冬臘月,她迎風走在空曠的田野上,落實種煙田塊、推進深翻整地、指導配方施肥,臉被凍的通紅,雙手凍僵了。一年四季,不論酷暑烈日、還是風吹雨打,她行走在田間地頭、烤房、育苗棚指導煙葉生產,一心一意為煙農,一步一腳促振興,這一干就是8年。
8年來,李紅霞從稚嫩走向沉穩干練,白凈的臉蛋上留下來些許風吹日曬的痕跡,性格中的堅毅與剛強更加顯現。
8年來,李紅霞在QC成果、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諸多成績。因表現優異,已從試驗員成長為了峽江煙草分公司硯溪中心煙站站長。
8年來,李紅霞從少女成為了兩個孩子的母親,然而她陪伴孩子的時間少的可憐,她把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煙葉工作。
2021年,她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她通過了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被她的母校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錄取,成為一名研究生,9月份開學以來,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她利用晚上與周末的時間,通過網課學習研究生課程。她說,考研雖苦,卻是最正確的選擇,她將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用心攻關科研試驗,用更先進的專業知識來服務煙農、報答社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