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零售客戶趙利民是一個酷愛書法的人。他50多歲,已經(jīng)經(jīng)營煙酒多年。
“我父親十分喜愛書法。小時候,家里條件差,我只能略懂皮毛。后來,我參軍入伍,在部隊自學了一段時間。”近日,趙利民告訴筆者。雖然既無天賦,也無師承,卻抵擋不住趙利民一顆熱愛書法的心。
“開店21年,店里的經(jīng)營狀態(tài)已經(jīng)比較穩(wěn)定,也就有了一些時間可以自己支配。”趙利民說,起初,他臨摹碑帖,比如《曹全碑》《張遷碑》《西狹頌》等,后來,他又臨摹顏真卿《祭侄稿》、董其昌《戲鴻堂帖》、米芾字帖。
趙利民不光寫字,也愛收藏。前些年,他買來了不少拓本,其中就有張旭的《肚痛帖》,張旭的筆法在這幅小帖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平日里,趙利民十分好學,善于思考,常常鋪開草紙,臨帖習碑,多習小字。“習小字善修身靜氣。小字里見功夫,大字里見性情。”趙利民認為。
每逢家有喜事,或是與好友小酌之后,他會鋪開宣州紙,拿出湖州筆,寫下幾個大字,比如“紫氣東來”“山高林茂”“淵渟岳峙”等,不一而足。
如今的趙利民,在經(jīng)營時常跟顧客就煙盒上的字聊起書法:“‘黃山’兩個字漂亮,‘中華’大氣,‘徽商’宋體典雅,“黃鶴樓”三個字也很別致……”每年過年的時候,店里總是門庭若市,不光生意紅火,他還把對聯(lián)寫在灑金的紅紙上,賣對聯(lián)、送佳句。一些聞聲而來的路人,看到他的字,免不了動心,出錢討個字。老顧客則更不必說,必然是要來討幾幅對聯(lián)以求吉慶。每當這個時候,趙利民常常趁著暖陽小酌兩杯,寫下幾個大字來,為店內(nèi)增添喜慶。
“他的字那是一絕活。”一位顧客不禁贊嘆道。趙利民就像一個文化的傳承者。他愛書法,愛文化,書法對于他而言,不僅是愛好,更包含著對生活的態(tài)度。
平日里,趙利民十分好學,善于思考,常常鋪開草紙,臨帖習碑,且多習小字。 王文彬攝
書法 不忘初心? 趙利民書
作者單位:甘肅天水市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