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仕剛,是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瀘西復烤廠(以下簡稱瀘西復烤廠)生產加工車間的機修班長,是駐守車間扎根基層37年的老師傅,也是領導和同事們信得過靠得住的老黨員。
但在很多同事們看來,這位點子多方法多的老師傅老黨員有時卻顯得有點“憨”。
“大家每周五天工作制,老趙在黨員大會上提出來自己每周只休一天;干廠里的活,自己掏腰包給班里的同事配工具;班里的工人加班錯過飯點,大多是老趙買宵夜。”車間同事說。
今年55歲的趙仕剛,已經在車間里干了37年。剛參加工作時,他是生產線上的操作工,后來在設備維修時,他經常出一些小點子,或者上手幫忙修理,一來二去,他就被調到檢修班,一干就是十多年。
“我剛來車間的時候,趙仕剛就是我的師父,現在車間里我們師徒聯手,我相信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題!”說起趙仕剛,車間主任李金偉的敬愛之情溢于言表。
曾經有一段時間,廠里生產任務不飽和,以任務繁雜著稱的行政科面臨人手不夠的問題。廠里看到趙師傅工作踏實、認真負責,就把他調到行政科負責水電維修。說是水電工,但實際上干的不全是水電維修的工作,像搬家具、換馬桶、裁花、澆水這樣的雜活也得干。趙仕剛任勞任怨,從無怨言,當身邊的人調侃他是“救火隊長”時,他還打趣地說:“干工作嘛,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
新來大學生小普說:“別看趙師傅年紀大,但是頭腦靈活,點子多,一點不輸我們年輕人。”為了解決車間里維修難度大,售價成本高的流水閥問題,從來不擺弄電子產品的趙仕剛認真玩起了抖音、逛起了淘寶,上網反復查找配件,看到可能有用的他就買回來嘗試,最終找到了一款合適的膠水,粘好了這個窟窿,大大節省了材料成本。
平常溫和內斂的趙師傅,有時也是急性子。“有一次廠里的打輥壞了,正逢烤季,時間就是金錢,耽擱不起。趙仕剛把修理班的人分成兩個組,人歇活不歇,輪班吃飯,現場休息,晝夜不停地連軸轉。原本十天半個月的活計,我們用了三天兩夜的時間就搶修了出來,及時投運,確保生產不受影響。”同事回憶說。
干活的時候不管幾點,趙仕剛隨叫隨到,但是每次讓他休息時,他總是說“再等等”“不著急”“過幾天再說”。很多應有的假期,在他的一再堅持之下,消失在了機器的轟鳴中。
當問起趙仕剛干好工作的秘訣時,他說了簡單的三個字,“責任心”。大半輩子的檢修工作,趙師傅靠的就是責任心,他對工作毫不懈怠、勤學善思,不斷嘗試未知領域,不斷提升自已的業務水平,多年以來積累了寶貴的檢修經驗,掌握了豐富的檢修技巧,成為了車間里不可多得的技術骨干。
當廠里領導關切地問他工作上還有什么需要時,他毫不遲疑地回答:“需要年輕人多來學學,企業興旺發達離不開一支強有力的職工隊伍,到我退休時,能看到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順利接班是我最大的心愿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