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高技能人才,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職工成就事業、筑夢未來的需要。陜西中煙旬陽卷煙廠積極響應公司選拔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號召,以“豐順敏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集聚勞模工匠力量,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術創新、技能傳承、科技攻關等方面的領軍作用,帶動更多員工奮斗成才,立崗建功,為加快推進新時代工廠建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人才支撐。2021年“豐順敏勞模創新工作室”被評為陜西省財貿金融輕工系統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勇立潮頭的主力軍
豐順敏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成員涵蓋整條生產線各領域的技術骨干,有陜西省勞動模范豐順敏,陜西產業工匠人才葉林,陜西省技術能手陳廉博、馮中苗、王存,助理工程師陳瑞,維修技師吳傳生,維修工羅六生等。各成員細化分工,組織有序。團隊以“引領技能、精益創新、提質增效”為宗旨,以攻關設備維修難題,培育高技能人才,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勤勉態度,“雞蛋里挑骨頭”的細致作風,“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奮進精神,用心謀事,用力干事。甘為“領路人”,勇當“助推器”,在團隊的共同奮斗和引領下,有力推動設備更新、產能提升、科技攻關等艱巨任務的順利實現。
實干拼搏的排頭兵
作為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主心骨,豐順敏三十多年來始終扎根在生產一線,專注于煙機設備的操作和維修,是煙機設備的“掃雷能手”。他盡職盡責,率先垂范,先后被授予“安康市勞動模范”,“陜西省勞動模范”。豐順敏懷著勤懇認真、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從不放過設備的任何一個小問題,即使是一顆螺絲的松動,也一定要探個究竟。他深知設備維修質量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地精益求精,才能取得質量水平的穩步提升。一涉及到設備技術標準,豐順敏眼里就透出不容置疑的堅定,正是有了每一次近乎苛刻的細致要求才使得車間機組設備故障率逐步下降,產品質量穩步提升,他用點滴言行詮釋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心呵護著煙機設備。“每次看到豐順敏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牌匾,我就感到自豪,同時也有了沉甸甸的責任。這個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我希望帶領大家一起進步。”豐順敏自擔任勞模創新工作室組長一年多以來,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經驗技術分享給團隊伙伴,帶動整個團隊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攻堅克難的壓艙石
隨著工廠整體技改搬遷任務的完成,面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作為勞模創新工室的領頭人,豐順敏和他的團隊考慮最多的是,如何讓新裝備充分發揮智能化、自動化、高精度控制的效能?循著這個思路,這個由老中青三代組成的團隊在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就自發地組織起來,開展了一場“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多悟一分”的比學行動,他們吃在車間里,“泡”在車間里,像“跟屁蟲”一樣,拿著技術手冊和備用工具,跟著常德煙機廠調試人員干,圍著他們學。安裝、調試、排故、檢測,團隊成員們瞪大了眼睛看,默默地心中記,就怕遺漏了哪個細節。設備是有共通性的,但是每個新機型又有其不同,為了不錯過這難得的現場教學機會,盡快熟悉駕馭這些“鐵疙瘩”,他們虛心請教,將調試現場變為實戰訓練課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個月時間的潛心學習和勤練苦鉆,團隊成員們終于取得“真經”,并將自己的所學制作成PPT,在車間工作群中發布,與大家分享。
創新創效的主引擎
2021年,工廠在全廠范圍內開展工藝質量專項提升行動,“豐順敏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們聞令而行,成立課題組,對卷包機組、自動裝封箱、嘴棒發射等易發常發的故障點,開展群眾性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和技術發明活動,一個個設計參數的調整,一個個零部件的確定,一張張圖紙的設計,無不凝結著豐順敏和團隊的心血。2021年這個團隊獲得國家專利1項,獲得公司及以上獎勵的QC成果2項,精益改善項目20余項。
一技傍身,而學無止境。為了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他們摸索總結出了一套“五化”訓練模式,既安裝調試模塊標準化、故障排除模塊精準化、理論學習模塊重點化、實操教學現場化、風險控制具體化。卷包車間全員性的新技術應用理論培訓與研討交流,快捷維修一點課、規范操作實訓等技術比武、勞動競賽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蔚然成風。團隊成員通過對核心技術的反復研學與實踐,已實現了自主技術掌控,逐步擺脫了對設備廠家技術人員的依賴。設備的停機率平均每班次單車減少3次,降低了物耗,設備的有效作業率創下歷史新高。
起因、經過、結果……仿佛過去的一切都是那樣順理成章,但在一支支精致完美卷煙的背后是一把工具,一雙妙手,一顆匠心的接續與操守。成功的人有很多,但成功的人生只有一種,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為工廠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