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虞書?大禹謨》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對于今年33歲的楊天侯而言,從走上電氣維修之路那天起,這個選擇就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那么簡單,而是作為自己將窮盡一生執著追尋的一份事業來堅守。
永不滿足? 堅持“自我充電”
2011年,23歲的楊天侯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來到曲靖卷煙廠工作。在工廠為新員工量身搭建的技能學習平臺上,與其他新員工一起、如沐春風,快速成長。
2014年,曲煙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腳步越來越快,楊天侯通過選拔進入信息化推進小組,積極融入大數據時代的洪流,和工廠一起踏上“轉型升級”之路。
面對與自己大學所學專業截然不同的信息化工作,楊天侯主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拿出韌勁和鉆勁,一點一點從頭學起,從機械、運動、控制,到光學、軟件、算法……學習領域不斷延伸、知識邊界不斷擴展,逐步成長為小組內機器視覺項目開發的主力軍。他參與完成的“小包外觀檢測系統”項目獲煙草行業QC發布一等獎。依托該項目的研究過程,他還完成了研究生畢業論文,順利通過碩士論文答辯,取得了西安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碩士學位。
“工廠給我們搭建了那么好的成長平臺,作為一名年輕黨員,更應該學在前、走在前,抓住機遇、主動作為,既結合生產實際解決問題,自己也能收獲成長的快樂。”楊天侯如是總結。
攻堅克難? 實現“能量轉化”
2018年,楊天侯調到制絲車間工作,成為一名電氣修理工,面積36000平方米的制絲生產線成為他磨礪提升技能的“新戰場”。
堅持學習,勇于實踐,讓楊天侯在不斷夯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動手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僅用一年時間就成為部門PLC編程方面的佼佼者,并積極將自己所學運用到部門小改小革、經濟技術創新項目中。
發揮所長,2019年楊天侯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的“煙箱紙板視像識別系統”研發,有效解決了薄片線因光照強度變化大導致的煙箱紙板漏檢測問題;敢做善成,2020年,他和團隊成員歷經三個月的奮戰,完成了“基于CPS的薄板烘絲機智能控制系統研發”項目,實現了HDT氣流烘絲機的智能控制,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煙絲出口水分的穩定性,獲得2項國家專利;跨界嘗試,2021年他參與的“原煙卸車裝框系統及收儲管理平臺的設計與應用”項目,獲2021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二等獎;勇挑重擔,2021年他作為項目負責人開展的“煙絲雜物視像識別系統”研發工作,首次自主實現了深度學習技術在煙絲雜物識別方面的應用,現已申報國家專利5項。
接續傳承? 達成“電能傳導”
“我的師父孫成順數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做為他的徒弟,不僅要學習他高超的技藝,更要傳承他的這種精神。”在楊天侯看來,“傳”是傳道授業解惑,“承”則是理想信念與時代重任的承載。通過師從孫成順大師,他要傳承下來的不僅是經驗技術,更是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正是這種強烈的責任心,驅使楊天侯不斷奮發努力,2021年,在集團舉辦的煙機設備電氣維修職業技能競賽上,他以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出色的動手能力,取得了第4名,獲得參加云南中煙同類競賽的“入場券”。對此,楊天侯表示,自己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借著工廠和部門大力培養技術人才的“東風”,不斷磨礪提升專業技能,樂此不疲的繼續追尋這“閃光”的事業,以勤奮為筆、實干為墨,書寫奮斗的青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