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浙江紹興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中心的一名機電維修員,從物流中心建立之初就一直從事機電維修工作,至今已有16年。常年的維修維保工作,讓我不斷學習,不斷感悟,也不斷收獲著。
說起設備維修工作,很多人會覺得不過是哪里壞了修哪里,讓設備動起來就好了,整個過程枯燥乏味。其實不然,每臺設備都像是一個生命,仔細觀察,它們也有生老病死,他們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當懷著一顆醫者之心去看待維修工作時,便能體會到不同的意義。
點檢、維修、維保雖是日常工作,但絕不能敷衍,要在細微處探究成因,勇于嘗試改進創新。只有對各類“病癥”不斷總結,才能不斷優化“藥方”,從而減少設備故障及維修時間,或者強化設備性能、提高運行效率。比如,原先備貨系統的連接件每年都會損壞7個左右,一旦損壞就會引起生產工作停滯3到6個小時,維修時還需2個人合作拆除更換整個自滑機構鋁材,費時又費力。于是,一有時間我就琢磨測試,最終通過改變材料、負荷以及固定模式,設計了一款自滑機構固定裝置,符合永久性使用標準。正是秉持這樣的原則,多年來我參與開展的技術攻關和小改小革已有一百余項,解決了很多常見的突出問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學習需要有執念,也不能盯著一項鉆牛角尖,要向外探索、觸類旁通。生產維修和安全工作息息相關,那我就去學安全知識;維修工作會遇到各類特種設備,那我就去學習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原理。如今,我已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電工高級技師、高級物流師等等十幾種資格證書,有效拓寬了系統思維。認識我的人總說我像個連軸轉的陀螺,可正是這種對知識和技術的渴求讓我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今年,現場控制機模式改造工作啟動,我又開始向控制器編程技術“出發”了。
近幾年,部門新進了幾名大學畢業生,在“青苗計劃”的支持下,我與其中一名新員工結成了一對一導師關系。我喜歡和年輕人一起工作,有思維碰撞的火花,可以帶來不同的啟發。當然,作為導師,要以身作則,不僅要主動帶領學生融入常見的故障維修工作,還要邊修邊教,把每個部件、每個故障點講清楚、說明白,最后再讓學生去動手實操。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學深學透。
作為浙江煙草商業系統安保專家庫、物流項目建設專家庫成員,我還把維修的方法經驗歸納起來,編制了5種特色工作法以及8篇維修指導材料等,與大家分享。一眨眼,我已年過半百,及時留存經驗,會更好地發揮傳幫帶作用。
唯有熱忱,致真踐于行。維修工作如實,其他領域亦如是。
施禮軍(右)正在與年輕同事交流設備維修事宜。?俞達妮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