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左)在為同事講解設備控制流程。姜春浩攝
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卷煙廠制絲車間,有這樣一位年輕的“老師傅”:從年齡上說,他是一位35歲的青年人;從工齡上講,他卻是一位有著17年從業經驗的老員工。在工作中,他嚴謹認真,善于總結,精益求精,好學上進,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堅守保障產品質量的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操作工,成為同事信賴的班組長。他就是制絲車間烘絲工王建軍。
善總結提升操作水平
“王哥,這么多閥門,怎么開關呀?”前不久,剛到白肋煙加工工序的操作工馬利劍望著設備上的眾多閥門犯了愁,急忙向王建軍求助。
王建軍耐心指導道:“白肋煙加里料開始上煙后5分鐘左右到達干燥機前部提升機,干燥機開始提升后10分鐘回潮區加水電磁閥自動打開,再過10分鐘煙葉會到干燥區和回潮區中間的觀察窗……”馬利劍一邊聽一邊觀察,發現王建軍說的絲毫不差。看似隨口道來的一連串清晰數字背后,是王建軍多年的經驗總結。善于總結,是王建軍在儲柜、回潮加料、烘絲、白肋煙加工等多個崗位上迅速成長為操作骨干的“秘訣”。這位“能掐會算”的師傅,讓徒弟馬利劍嘖嘖稱贊。
勇創新追求更高標準
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干好干精,是王建軍進入車間時給自己定下的準則。
幾年前,由于9000公斤/小時烘絲線設備引進時間短,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質量。初到烘絲崗位的王建軍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快總結出一套操作方法,提高煙絲的質量穩定性。那段時間,他仔細查閱設備說明書,和維修工一起研究設備的工作原理,大膽摸索、仔細求證,終于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生產的煙絲水分合格率達到100%。在此基礎上,他又不斷研究煙絲水分標準偏差值,使其從開始的0.5%降至0.1%以下。
質量提升的秘籍是他一個個記滿數據的本子,里面記錄著每一批產品的操作細節。“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微變化會對天然氣閥門的開度、工藝氣的溫度等產生影響,關乎產品質量。生產時我主要參考最近一次的生產情況,再跟之前的記錄進行對比,操作起來更有依據。如果僅僅憑借經驗進行調整,雖然也能讓煙絲水分合格,但操作過程中設備參數的不斷調整會讓煙絲含水率產生波動。”王建軍說。
做好眼前的事,“好”的極限在哪里?對王建軍來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始終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追求更高質量。因工作出色,他先后獲評青島卷煙廠“先進工作者”“車間崗位明星”等。
勤鉆研成為青年榜樣
2021年,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王建軍參加了煙葉制絲工二級考試。針對切絲機實操中的弱項,王建軍抓住一切機會,早到晚走,休息時間加班加點,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問切絲機的操作工、維修工、設備主管……靠著這樣的鉆研勁頭,王建軍一次就通過了煙葉制絲工二級的實操考試。在這個過程中,王建軍好學、上進的態度也感染了身邊的同事,激發起更多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在全車間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許多年輕同事踴躍報名參加車間崗位輪訓,爭相成為一崗多能的技能人才。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豐功偉績,王建軍用自己的行動,以踏實穩重的步伐守護著產品質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