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他植根紅土地,推廣煙草技術;他熱情服務,搭建平臺,書寫著一曲曲愛農惠農的新時代勞動者之歌; 他就是云南省祥云縣城川煙農綜合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祥云縣第七屆勞動模范獲得者——楊永元。
楊永元退伍后,20多年來圍繞著煙草技術推廣服務工作,足跡遍布祥云煙區,以行動幫助煙農,為全縣煙草產業發展做著自己的貢獻。
正值烤煙移栽的關鍵時期,這幾天,楊永元和技術人員一起早出晚歸,在煙田里忙碌著。
下莊社區煙農郭慶華介紹,去年由于技術幫扶到位,煙葉產量和價格比往年好,每畝均價接近5000元,加上套種秋豌豆,收入相當可觀。
楊永元服務煙草、服務煙農工作近20年。2002年,退伍的他成了一名煙草專賣及煙葉生產技術服務的工作人員。都說隔行如隔山,沒有任何經驗的他,只能從零開始,從書本中、從煙農的種植經驗中、從其他技術人員的口中,一點一滴積累。
2010年,祥云煙區煙農自愿組成了合作生產、合作經營的祥云縣城川煙農綜合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楊永元便是其中一名成員。萬事開頭難,在最初的幾年里,合作社遇到了很多的困難。
回想起過去,楊永元感慨道:“這些年,經歷過低谷,合作社人員收入比較低,人才很難留住?!?/p>
作為理事長,楊永元深知全縣煙農是合作社服務的主體對象,也是賴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只有煙農發展好了、經濟收益有了,才有合作社發展的廣闊前景。因此,面對困難,身為退伍軍人的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找準方向與同事們一起克服困難。沒有資金,他就和大家一起想辦法籌集;人手不夠,就帶領著大伙一起干。功夫不負有心人,煙農從烤煙套種秋豌豆、種植孵化園等一田雙收、種植多元、收入多樣的經營模式中嘗到了甜頭, 煙農積極性越來越高,合作社也走上了良性的發展道路。
2017年,有了一定積累后,楊永元以合作社與上市公司共同入股的方式,籌建了有機肥加工企業、廢舊殘膜回收加工企業,每年為當地農戶增加收入160多萬元,創造就業崗位50多個。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多年來,楊永元一直沒有忘記自己來自農村,深知農民賺錢不易,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都想辦法解決。有機肥沒有銷路,楊永元就跑遍全州12縣市推廣有機肥;今年大雪壓垮了普淜鎮石門村的15個煙苗棚,他與同事們一起,及時搶修大棚,保障今年普淜片區育苗供給。為防范和降低自然災害給群眾造成損失,合作社先后支出150多萬元,用于煙農專業化分級場地改造、煙葉生產無償植保服務、煙農認購煙葉生產種植保險等。
楊永元說:“一直以來,促進煙農增產增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作為我來說,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用百分之百的熱情服務好煙農、繼續搭建好平臺,為促進全縣經濟和綠色生態煙葉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p>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