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在這片喀斯特地貌的土地上,煙葉產業既是傳統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支柱產業。然而,病毒病卻是制約煙葉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破除這道屏障,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郭玉雙博士扎根貴州煙區,聚焦病毒病潛心研究,十年如一日,終于有所成就。
貴州省第十三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郭玉雙。
學以致用,選擇貴州
2010年,貴州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下探索新的發展道路,正是急需大量青年科研人才的時候。浙江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畢業的郭玉雙滿懷對科研事業的熱愛與向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西部建設,毅然決然來到貴州這片陌生的土地。
初到貴州的他,克服了水土不服、語言不通、飲食不同等一系列問題。當有人問及為什么不選擇北上廣深這些大都市,而選擇了相對偏僻落后的貴州山區時,郭玉雙自信地說:“我是從事病毒病研究的,花葉病不僅是煙葉生產上的一個重要病害,也是馬鈴薯等茄科作物生產上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病害。貴州既是煙葉大省,也是馬鈴薯主產區,在這里可以發揮我的專長,學以致用、服務生產,真正實現科研工作者的人生價值。”
十年磨一劍。如今的郭玉雙已從初出茅廬的探索者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引領者,帶領他的團隊攻堅克難,探索新的未知領域,推動病毒病研究不斷向前發展。2015年、2019年和2021年,他依次成功入選貴州省第三批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行業生物技術高端人才和貴州省第十三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計劃,還連續榮獲“十二五”“十三五”科技創新先進個人表彰。眾多的科研殊榮,無不記錄了郭玉雙在從事科研工作道路上的奮斗足跡和閃光瞬間。回望來時路,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執著、專注,始終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黨建指引,潛心科研
“從事病毒病研究以來,我也出現過思想上的波動,是院里組織的一次黨建活動讓我重拾信心,可以說,是黨給予了我第二次科研生命。”郭玉雙說。
2010年,行業基因組計劃重大專項正式啟動,對于剛剛參加工作的郭玉雙來說,機遇大于挑戰,他曾暗暗發誓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抓住機遇大干一場。然而,日常的項目經費預算、報銷、耗材申購各類表單的填報等事務性工作占據了他大量的時間,工作激情也被逐漸消磨,他開始變得消極、迷茫。就在這時,他參加了院里組織的一次黨建活動,來到了黔南州貴定縣小豐村。當看到因感染花葉病而成片絕收的煙田和煙農無助又充滿期待的眼神時,他心里想:“我們的父輩不也有過同樣的遭遇嗎?辛辛苦苦種田供下一代讀書,卻常常因為病害損失慘重。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眼前的問題,不就是我們科研的初心嗎?現在因為一點點的不如意就想退縮,太不應該了!”
這次黨建活動,讓他重新找回了科研的初心和必勝的信心。自此,他一邊積極承擔基層黨務工作,不斷從黨建中汲取科研動力;一邊潛心研究,努力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攻克病毒病這一難題,解決農民之痛、產業發展之患。十年來,郭玉雙在黨建的指引下,不僅收獲了眾多科研成果與科研殊榮,也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完美詮釋了黨建與科研的深度融合與相互促進。
郭玉雙團隊討論問題。
十年磨劍,終見花開
為了解貴州常見病毒病的種類及發病情況,郭玉雙堅持實地調研,足跡踏遍了貴州的鄉間小道、煙田,最終掌握了常見病毒病的傳播規律和發展趨勢。于是,郭玉雙帶領他的團隊從開發病毒病早期預防檢測產品和培育抗病品種入手,以期獲得有效的病毒病防治辦法,從而將其對生產的危害降到最低。
十年來,實驗室、育苗大棚、田間,隨處可見他加班加點忙碌的身影。他以科研項目為依托,聚焦病毒病研究,持續深入開展了抗性基因篩選與挖掘利用、優質品種的定向改良等一系列研究。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反復多次實驗,郭玉雙帶領他的科研團隊取得了重大研究進展,科研成果豐碩。
在病毒病的早期預防上,郭玉雙團隊研發了病毒(TMV)快速檢測試紙條并進行產業化應用。該試紙條與進口同類產品相比,靈敏度和檢測時間優勢明顯,且價格降低89%,適用于大規模苗期快速檢測,為病毒病的綠色防控提供了技術支持。病毒檢測試紙條的推廣使用受到了廣大農戶的一致好評,2016~2021年,在貴州累計推廣20余萬條,節省檢測費用600余萬元,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抗病品種培育上,郭玉雙從貴州特有抗性種質資源入手,通過多組學數據的聯合分析,終于克隆獲得抗病毒病關鍵基因,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利用該基因,改良了主栽品種對病毒病的抗性,獲得了改良新品系,并在貴州和河南煙區取得良好示范效果,創新了從大數據出發的品種定向改良途徑。
在基礎理論研究上,為解決基因編輯技術在育種應用中基因超量表達難的問題,郭玉雙團隊以基因編碼區上游負調控序列uORFs(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 ) 作為研究對象,以主栽品種作為研究載體,通過對全基因組uORF的鑒定,創建了以uORF為靶標的基因超量表達編輯平臺,解決了品質和抗性改良的關鍵技術瓶頸,獲得了國外科研同行的高度認可。
砥礪前行,未來可期
堅守初心不忘本,牢記使命勇向前。郭玉雙帶領他的團隊,用十余年的堅守,完成重大項目2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2項、地廳級科技成果獎勵4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3項,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24篇,最高影響因子17.01分,創行業歷史新高。
作為團隊負責人,郭玉雙一直以來立足產業需求,緊盯國際前沿,科學選題,參與并組織過行業多項重大科研課題攻關。當前,生物育種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展望未來,郭玉雙的目標更加清晰明確,就是要把先進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抗病毒病新品系的培育上,進而實現“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科研目標。
“徹底攻克病毒病的研究道路還很長,未來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都會一直堅定地走下去。”郭玉雙堅定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